气象|小学生也能研究龙卷风?“双减”后气象科普这样走进校园


气象|小学生也能研究龙卷风?“双减”后气象科普这样走进校园
文章插图
图说:上海气象部门和学校联手开展精细化气象科普分层教育模式探究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龙卷风怎么形成的?人工智能怎么助力气象预报?“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学期里,来自上海气象部门的志愿者们主动走进了上海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以下简称“明强小学”),通过精细化的气象科普分层教育,为孩子们奉上一份以气象科学为主题的校园科技节“大餐”。
分层设计 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感
这份“大餐”的“准备”从去年暑假开始就悄然启动。当时,上海气象学会秘书长李保清考虑如何让气象科普成为助推双减政策在校园落地的具体实践之一,而明强小学校长姚凤也正带领学校中坚力量谋划着新学年教学计划:如何让已建成的校园气象站和已成立的气象社团推动双减政策更好落地,让孩子们在校园拥有更丰富的教育经历,成为学期教学计划的重点考虑部分。最终,通过上海闵行区气象局局长浦佳伟“牵线搭桥”,李保清和姚凤一拍即合,主题为“研智慧气象 启强国梦想”的校园科技节由此萌芽,共同探索气象科普助推双减政策有效落地的样本。

气象|小学生也能研究龙卷风?“双减”后气象科普这样走进校园
文章插图
据李保清介绍,该活动考虑基于不同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实施精细化分层教育,低中高年级学生分别以不同角色参与其中,目的是让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在气象科普的知识海洋中都能有获得感。
参与度高 4000多名师生全员参与
采访人员了解到,虽然这场活动最终是以校园科技节落地,但气象科学的探究几乎贯穿了整个学期,成为明强小学课堂教育的一部分,而且,自去年10月,活动在明强小学东西两校区同步启动,分层设计让4000余名师生全员参与其中。孩子们在课堂中通过实践了解气象科学奥秘,学习科学技能,培养科学精神。
学期末,五(6)班韩可竹通过课题报告秀的形式,向三四年级的同学们展示自己课题的研究成果——《不同气温环境下棉麻和化纤对于人类体温的影响》。他从容自信,颇有小科学家的风范。这是在五年级学生中开展的“气象研究员”系列活动成果展示。部分五年级的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开展文献查阅、网络调查等活动寻找感兴趣的气象科普知识点,同时基于知识点开展科普实验。另外部分的五年级学生则将零散的科学探究方法进行整合,开展科普课题研究,综合解决气象科学问题。

气象|小学生也能研究龙卷风?“双减”后气象科普这样走进校园
文章插图
三四年级学生人人都是“气象科普员”,他们讲将气象科普知识点转化为科普展品和科普秀作品。以龙卷风为例,有的团队探究龙卷风的成因,有的探究龙卷风的类型,有的则利用实验材料模拟了多种强度下的龙卷风,场面极具吸引力和震撼力。
“雷雨天注意事项:不要在树下避雨!”这是一(1)班曹佳莹的活动单记录,她还在记录单上画下了一颗被雷电击中的树。在分层设计的活动里,一二年级学生以“气象体验员”参与,主要任务为观察和记录。
“精细化校园气象科普分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倾向于将科普探究和教学主体交给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有科学体验,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明强小学科技教研室主任刘依婷说。
气象|小学生也能研究龙卷风?“双减”后气象科普这样走进校园】特约通讯员 谢丽萍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马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