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曝光两张对比照:优秀父母,是孩子的一座灯塔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曝光两张对比照:优秀父母,是孩子的一座灯塔

文章图片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曝光两张对比照:优秀父母,是孩子的一座灯塔

文章图片


中国有句老话叫“龙生龙 , 凤生凤 , 老鼠儿子会打洞” , 意思是什么样的父母 , 生出什么样的孩子 。
一个人的成长 , 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 , 父母的样子里往往藏着孩子的未来 。
母女做实验对比照刷屏
最近 , 人民日报PO出一组母女相隔20年的对比照 , 让很多网友感到惊叹 。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曝光两张对比照:优秀父母,是孩子的一座灯塔】
照片下方的是王同学 , 一名药学专业的大一新生;照片上方是她的妈妈 , 也是药学专业的 。
女儿简直就是妈妈年轻时的翻版 , 无论是外形气质 , 还是母女俩做实验时严谨认真的劲头 , 不能说一模一样 , 只能说毫无区别 。
据王同学介绍 , 自己从小便看着妈妈做各种化学实验 , 耳濡目染之下也爱上了药学 , 于是高考时果断选择了跟妈妈一样的药学专业 。
这就是“长大以后我就成了你”的真实演绎吧 , 女儿在妈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 也努力想要收获更好的自己 。
这对神仙母女让我们看到 , 孩子从父母那里传承的 , 不仅仅是长相 , 还有言行举止、思维方式、价值观……

优秀的父母 , 就像孩子前行路上的路标和灯塔 , 指引着孩子们前进的方向 , 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 , 给孩子的人生道路指明方向 。
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
在当代 , 父母或多或少都有教育焦虑 , 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 , 既怕管太多 , 又怕管太少 。
其实 , 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 ,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 你首先就要把自己变成那样的人 。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 , 也是孩子最佳的模仿对象 , 你的一言一行 , 都会潜移默化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
之前 , 网上有一则很励志的新闻 , 50岁妈妈陪女儿考研双双被录取 , 从此母女变校友 。

据悉 , 女儿前两次考研均失利 , 备战第三次考研时 , 有些力不从心 。 为了鼓励女儿 , 妈妈毅然决定报名考研 , 陪女儿一起复习备考 。
为了兼顾工作和学习 , 妈妈给自己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学习计划 , 每天坚持学习 。 妈妈认真的样子也感染了女儿 , 让她重燃斗志 , 每天全力以赴备考 。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 , 母女俩双双考研成功 。
很多父母以为 , 教育就是父母教 , 孩子学 , 其实不是的 。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 我们不仅需要教会孩子道理 , 更需要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 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
父母不仅是一种身份 , 更是一份职业 , 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的老师 。 从牙牙学语 , 到蹒跚学步 , 再到生活习惯、人生态度 , 在孩子身上总能看到父母的影子 。

家庭教育就是一种复刻 , 父母的人生活成什么样子 , 孩子的人生大抵也差不多:父母乐观的 , 孩子多半也是个开心果;父母努力上进的 , 孩子多半也喜欢奋斗挑战;父母勤奋的 , 孩子多半也不会懒惰;父母爱阅读的 , 孩子多半也是个“书虫”……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 其实是一种人生的传承 , 所以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 自己先去做那样的人吧 , 用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