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这些年考编考公越来越火热 , 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编一点也不过分 。 近日有看到新闻说2021年清北毕业生69%都进了编制 。 清华大学毕业生7441人 , 近七成进了体制内 。 他们的职业首选当然是公务员 , 其次是教师和国企员工 。 去民营企业的只有26.8% 。 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也基本差不多 。 有近七成清北毕业生进入编制 , 确实让人震惊 。 为何国内最优秀的人才不去搞科研或去创业呢?或许是这两年的疫情原因 , 或许是这两年经济不景气原因 , 或许学而优则仕 。
作为国内领头的两所大学 , 其毕业生纷纷进体制内 , 这引起了人们激烈议论 。 有人戏称 ,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 现在公务员待遇太好了 , 旱涝保收 , 一生无忧 , 收入高 , 体面 , 安逸 , 稳定 , 养尊处优 , 搞科研 , 累 , 钱少还受气 , 要是进企业会有一天面临被裁员的命运 , 比如在国内搞IT技术搞互联网 , 有些公司基本上到了35岁就得淘汰了 。 现在这种经济状况 , 哪有几个人敢创业 , 再说现在创业也困难重重 , 竞争非常激烈 。 想来想去还是进体制是最好的 , 少操心又稳定 , 算来算去安全感比理想更重要 。
疫情之下 , 许多毕业生为了规避风险 , 选择更加稳妥工作 , 这无可厚非 , 学霸们都是极端理性的!清北毕业生不做科研 , 转而投奔体制内 , 这当然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 。 不创造价值的人却分去了最大的价值 , 促进社会前行的是智商 , 管理者主要靠的是情商 , 很多体制内的工作 , 不用什么高学历 , 一般高中就可胜任大部分工作了不需要多高的文化程度 。 目前我们不缺管理人才 , 缺的是创新型人才 , 懂技术的科学人才 。
作为国内最优秀的大学生应该格局大些 , 要去做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 科技报国才是最大的贡献 , 进入产业界或者教学科研 , 更能发挥他们的专业能力 。 大批清北毕业生的就业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 反映了中小企业竞争压力大 , 生存困难 , 也侧面反映了体制内待遇太好 。 大批清北毕业生进体制 , 是一种资源和人才浪费的表现 , 不敢于创新创业 , 只安于四平八稳, 或追求高薪待遇 , 不愿学以致用 , 这样的清华人才培育结果怎敢恭维!
【创业|近七成清北毕业生进编制,难不成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在国外都是鼓励一流人才去创业 , 二流人才去就业 , 三流人才去事业 。 而我们却是倒了个个 。 不过确实来说 , 现在社会 , 体制外生活真的不容易 , 人都是趋利的 , 也不能强求别人 , 是自己的话也会选择更轻松的活法!有编即使不大富大贵 , 至少人生有了一个兜底保障!
想想当时90年代的时候 , 无数人逃离编制 , 有多少有志青年选择下海创业 , 正是有这些有志青年的下海才形成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发展 , 我们所熟知的那些互联网大佬哪个不是那个时候下海创业的 , 如果没有这些人 , 如果当时这些人去考公考编 , 进入体制内 , 或许我们的互联网还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水平上 。 从离岸下海到离海上岸的轮回 , 从打破铁饭碗到重拾铁饭碗的回归 。 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令人深思 。 看看那些深圳中小学 , 清北博士生扎破头往里面进就可见一斑 。 或许往后还要热门 , 因为现在年轻人都缺乏进取心和创造力 , 图个安逸 , 这或许是我们一些政策所导致的 , 考公热考编热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才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 你说是吗?本文由优淘邦原创 , 欢迎关注 , 带你一起长知识!小编抛砖引玉 ,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各抒己见 , 谢谢!
推荐阅读
- 北京市教委|翁铁慧调研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 周晓|充满仪式感的“最后一课”
- 学生|每天1小时!云南明确了
- 生活|【央广网评】7岁男孩“憋着不能哭”令网友破防,我们应做些什么?
- 求职|春招临近,找工作的小伙伴要抓紧时间了解清楚毕业求职这些事儿!
- |中级职称原来有这么多补贴!
- 中小学|组图!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健康生活提示要诀来了
- 部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可拿这些补贴!
- 国际化|长安大学获批首个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 天津师范大学|为什么初中生近视率已达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