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2022运势属猴


帝师2022运势属猴

文章插图
天台新貌
古代诗人笔下那一片诗意的山水,令人牵梦萦 。李白的一句“龙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勾起人们对天台的无尽向往 。
循着文人的诗句,浙江在地图上勾勒出千年的“追星之路”,率先在全国提出诗路文化带建设 。
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和精华所在,天台深挖天台山历史文化,建设一批具有水准的文化旅游和产品,打造最具影响力的“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诗画浙江”文旅融合样板地,助力诗路文化带建设 。
“唐诗之路建设,串起古今文脉,串起山水风景,更串起全域旅游发展之‘链’ 。依托诗路文化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增添内涵,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天台县分管文旅工作负责人说 。
帝师2022运势属猴

文章插图
聆听千古咏叹
感受天台山文化的人文魅力
在最奔放最诗意最潇洒最自信的盛唐,浙江有这样一条“旅游”:由扬州经运河南下,渡钱塘江,进入浙东运河,再折南沿曹娥江、剡溪溯流而上,最后来到天台山,全长约190公里,这就是浙东唐诗之路 。
“浙东唐诗之路是在‘前往天台山’这个目标驱动下形成的 。”天台山文化学者梁立新说 。文人骚客为何或溯流而上,或水陆兼程,前仆后继而来?又为何以天台山这场盛会为?
正所谓“雄雄镇世界,天台名独超” 。千余年间,在整个中华文化圈内,天台山一直是一座人人仰止的文化高峰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文学家孙绰在《游天台山赋》中发出这番感慨,为***在深闺人未识的天台山揭开面纱,而后无数人寻幽探险而来 。智者开创的中国第一个宗派天台宗在这里,脍炙人口的“刘阮遇”发生在这里,一批“洞天福地”在这里,南宗祖庭桐柏宫在这里,五百罗汉根本道场在这里,“书”王羲之学书法在这里,三朝帝师司马承祯的栖身地在这里,雍正皇帝封的和合二隐居地在这里,首测子午线长度的僧一行学算术还是在这里……在漫长的历史中,儒释道三家在天台山睦邻而居相处,由此又形成了独特的天台山和合文化,天台山成为中华和合文化的三大源头之一 。
当诗人们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期待前往中心长安,内心充盈的是建功立业的 。而当他们离开长安一路吟咏前往地处江南一隅的天台山,则是以朝般的执着心态跋山涉水,寻访可以寄托心灵的目的地 。
天台奉献了诗路中最精彩的乐章 。据全国首部县域唐诗专辑校注
安祖朝最新考证,先后有300多人吟天台山,留下1300多首诗歌,分别占了“浙东唐诗之路”诗人、诗篇总数的75%和80%以上 。唐诗里的天台山几乎囊括了当代旅游提出的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所有范围 。比如,“冰雪三千丈,风雷十二时”,雄奇的石梁飞瀑览胜赋诗者不绝,诗篇不下80首;“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双栖的台岳南门赤城山被80多首唐诗反复吟;涉及“华顶高百越”之台岳主峰华顶山的诗有50多首;“驾初从蓬海来,相逢又说向天台 。”在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笔下,当时的文人墨客打个招呼都要交谈去拜访天台山的事 。
千年过去了,唐诗依然如沾着清晨露珠的,如春日天边初生的朝霞,年轻而鲜活,天台山也依然是璀璨的唐诗文化中最闪亮的那颗星 。
帝师2022运势属猴

文章插图
飞瀑
打造文化高地
为园建设铺就人文底色
千年诗路是浙江文化的重要传承和依托,《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要求,推动诗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努力打造全国文化遗产保护模范区的“金名片” 。
身怀文化宝***,近年来,天台成立由相关县、专家组成的工作会,坚持高
位谋划方案,制订《天台县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三年行动计划》(2022
-2022),系统梳理沿线文化遗址遗迹,加强保护,为“诗画浙江”园建设铺就人文底色 。同时,天台山文化研究会、台州市唐诗之路研究院等县内外社科力量,不断加强对诗路文化带的宣传和文化遗存的研究保护工作,打造全国唐诗之路的研究高地,涌现出一批文化成果 。
“近几年出版的唐诗文化专著13部,例如全文90余万字的唐诗专辑校注《天台山唐诗总集》《司马承祯与唐诗之路》等唐诗文化专著 。”天台山文化研究会负责人余云安介绍,近期又有《寒山诗注》《天台山诗词》《司马承祯与天台山》等书籍陆续完稿 。截至202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