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雕刻后的养殖方法

水仙花雕刻造型技艺 , 前已说过 , 有经验的雕刻师都要说:“三分刻 , 七分养” 。七分养就是水仙花的水养 , 也称浸养 。水仙花经浸养后上盆 , 也有直接上盆水的 。分述于下:

水仙花雕刻后的养殖方法

文章插图
雕刻后水仙花头的浸洗
水仙花头经雕刻后 , 应将花头放入水中浸漂 , 一运用清水 , 如水中含有漂白粉 , 应先将水搁置隔天后 , 取上面清水应用 。浸泡漂洗二天 。浸泡时 , 务使花头浸入水中 , 伤口向下 。如花头漂浮 , 可用木板之类轻压 。浸泡一天后 , 应取出花头 , 逐个洗去粘液 。洗时可用手拿住花头 , 将雕刻的一面向下轻轻击水冲刷 , 至粘液洗净 , 并将花头残存污泥、残根的枯皮除净;再将花头换清水浸泡 。浸泡第二天 , 花头还有粘液流出 , 需再行此法洗净 。浸洗的目标在于防止糜烂花头变色 。水仙花鳞茎内粘液透明 , 是养分物资 , 自创口流出 , 易被菌类侵入面霉烂;粘液不洗净 , 还会粘沾在刻好的花头上 , 日晒菌侵使洁白的花头变褐呈黑 。
花头捞起后 , 最好再用清水喷洗一遍 , 并用手指触摸伤口部位(因粘液透明不易觉察)若沿有粘液时可用手洗清洁 。洗清洁后的花头 , 经水浸泡2天 , 已吸饱水分 , 也刺激根点萌动 , 为了掩护花头的根不致日晒发黄 , 使之快速长根、引诱根部发展 , 运用棉花(脱脂棉、俗称药棉) , 或纱布(脱脂纱布)蒙胧盖在鳞茎切口以下 , 鳞茎盘部位;并将棉花或纱布垂入水中 , 以吸水供根接收及保温 。
有些造型如“玉象驮宝” , 花头需倒置水养 , 棉花应笼罩在上面鳞茎盘呕陷处 , 包住根部下入水;若造型以欣赏鳞茎为主的如“桃李争春”等 , 为了鳞茎洁白 , 其上面可用薄棉或纱布笼罩避免日晒发黄 。
水仙花头雕刻后水养
水仙花头雕刻后经浸泡、洗净、包棉就要上盆水养 。雕刻数目较多的可先用粗钵为盆水养 , 或用较大面积的大盆、方盘水养 , 待到水仙含苞欲放时再移精盆上案 。一数目不太多的可以直接上精盆水养 。盆的选择要与造型调和谐和 , 到达“配盆谐宜”的请求 , 如“花蓝”的造型就运用圆形或花盆形状的水仙花盆;“双凤朝阳”则以方形或椭圆形的为好;欣赏根系为主则应以透明长筒或倚在假山之上 。总之 , 盆的选择应与造型调和 。
一般水仙花头上盆放法是采取仰置与竖置为主 , 所谓一“仰置”是伤口一面朝天 , 根部朝前放置 , “竖置”是伤口一面朝前 , 根部朝下 , 即也是“正置” 。仰置合适于“蟹水仙”一类;竖置合适于“玉壶春色”等类 。
特别造型的放置办法 , 可采取“倒置”和“反置”上盆 , “倒置”是叶体在下 , 根部朝下 , 根部朝天的放置 , 如“玉象驮宝”的造型 , 重要突出鳞茎和侧鳞茎用倒置形态真切 , “反置”即是“俯置”伤口朝下 , 未伤的鳞茎一面朝天 , 如“螃蟹横行”一类 , 完全浑圆的鳞片面朝上 , 象征螃蟹的“铁甲” , 而花亭 , 叶片向周围卷曲横生 , 酷似蟹爪 。
但是 , 凡伤口向下浸于水中 , 应防止花葶及鳞茎霉烂 。方法可将花头垫高离水面 , 只让根部下垂吸水 。必要时花头雕刻后用药剂消毒也可 。多数的仰置和下置上盆造就水仙 , 自始至终地位不变换 。但有的造型则需在造就中转体变换 , 如大象型及螃蟹型 , 一般先经仰置水养5——7天 , 待芽体向上自如卷曲 , 又可避免芽体(尤其是花苞)初刻后早期入水易生霉烂 。
雕刻后上盆水仙花的管理
水仙花雕刻后上盆管理很为主要 , 由于鳞茎经雕刻 , 叶、花葶梗、鳞茎均削伤 , 创口蒸发量大又易沾染 , 加上新根和长出 , 须要保温 , 起初可放在阴凉处2—3天 , 植株经常喷洒清水 , 待创口渐愈 , 新根长出之后移至阳光充分之处 , 充足进行光合作用 , 使叶片转绿 , 不致徒长 , 有利于造型的固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