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什么意思(骂人25和29是什么意思)

“神秘29号”最近在网上走红 。事件原因是2020年8月30日山西襄汾一号酒店坍塌,造成29人死亡 。半年前的3月7日,福建泉州新佳酒店发生坍塌,死亡人数也是29人 。
阴谋论者认为,“29”频繁出现在此类重大事故中并非巧合,而是利用节点号进行的“技术处理” 。主要原因是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造成30人以上死亡的事故属于最高级别的特大事故 。根据《条例》第十九条,“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调查”,而省人民政府负责调查29人死亡 。显然,这种级别差异会对事故的后续调查处理产生重大影响 。
“29”确实是一个节点数,年内两起备受瞩目的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重合度确实值得怀疑 。
那么,“29”的“超低空飞行”是巧合还是另一种“处理技巧”的结果呢?理论上不难验证 。后一种情况,“29”会在历年重大事故中不自然地频繁出现,这也是阴谋论者所提倡的 。
为了找出答案,我在网上搜索了近十年重大事故的信息,寻找线索 。主要信息来源是安全生产领域期刊及相关研究论文历年重大事故统计 。
从我看到的数据来看,“29”并不经常出现,很多年都没有出现过一次 。根据中国安全生产网“29人死亡”的搜索结果,今年除了这两起事故外,涉及“条例”节点编号“29”的最新一起安全生产事故,仅是2012年2月28日河北赵县可儿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故 。历年重大事故死亡频率最高的是11次和12次,也远非29次 。从这些信息推断,“29”并不神秘,也没有明显刻意回避节点号的迹象 。从合理的角度来看,通过“技术操作”规避“29”条件也更为严格 。死亡人数超过29人,但不能超过太多,所以有“闪避”的可能 。这个空没有你想的那么大 。
但是,我不能得出“神秘数字29”纯属虚构的结论,因为这些年公开可见的事故信息和统计汇总都不是官方统计 。网上公布的信息中,只有历年事故数和伤亡总数的官方统计结果,没有重大及以上等级事故记录清单 。比如2019年1月,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华山在接受采访时提到,2018年发生重大事故19起,其中只有一起是经济损失巨大但无人员伤亡的特别重大事故 。这组数据可以在各种政府报告和摘要中找到 。然而,关于这18起重大事故是什么以及死亡人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权威公开信息 。从这个角度来看,缺乏详细、权威的统计数据是“神秘数字29”等论调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 。不难发现,2007年《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实施后,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在信息公示方面却没有任何配合,以至于公信力受到质疑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野蛮增长”阶段,爆发了大量生产安全事故,引发了广泛的公众焦虑 。2005年前后,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爆发达到高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条例的实质是事故等级划分明确,有相应的调查主体和调查程序 。这项措施无疑是有效的 。相关研究表明,2005-2012年,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呈波动下降趋势,2012年后事故死亡人数趋于稳定,近年来进一步下降 。2005年全国发生重大事故134起,2018年仅发生19起,同比下降86%,进步显著 。但公众对安全生产的焦虑似乎并没有相应改善,关键是担心事故隐瞒 。公众的焦虑和怀疑源于信息披露和舆论监督机制的不完善 。
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事故隐瞒有严格要求,但对事故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缺乏刚性约束 。媒体报道被封杀的消息时有所闻,一些媒体对事故的报道闪烁其词,他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比如山西襄汾大楼倒塌事件,其实报道的重点是老人下跪,引起了公众的严重不满 。在事故报道方面,需要提高媒体报道 。
但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事故结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在相关政务公开中,系统整理的信息缺失,事后检索不方便,难以看到全貌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神秘化”会让公众产生怀疑 。
其实安全生产领域的心态可以再光明一点 。生产安全事故是人类经济活动不得不面对的“副产品”,可以尽可能加以限制,但无法消除 。事故的具体分析和处理是妥善处理善后工作,也是弥补和完善安全工作,而不是以身作则,推卸责任 。只有信息更加公开透明,才能获得更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 。在安全生产管理领域,及时的信息披露和有效的媒体报道也需要相应的制度建设和法律法规保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