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和黄河分别流入哪个海 黄河注入什么海( 三 )


河运与合流:“河运”即“国运”
河运是国家运输 。隋唐以前,黄河决定了全国的交通 。隋唐以后,大运河决定了全国的交通 。没有黄河流经山东,大运河就不会纵贯南北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在山东定陶东北开深沟,将菏泽水引向东南,进入泗水 。原本互不相连的淮河、杜畿四条河流,能够很好地连接起来,成为中原东西部的主要通道,是大运河山东段的开端 。
历史上,有京杭运河“与黄河共运”的甜蜜期,也有“黄河与黄河分离”的离别期 。千年与黄河大运河的纠缠,也催生了两个互联互通的水网,汇聚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内外交流 。
向内看,黄河为隋唐大运河提供了原始水源 。大运河的开通改变了中国主要河流的地理局限,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生命线 。对外,黄河是丝绸之路上游的坐标,是东西方商业联系的中转站,与大运河一起,构成了中国经济体系稳定的重要支柱 。
山东先后出台了《大运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大运河(山东段)文化与旅游融合实施方案》、《关于推进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提升建设大运河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意见》 。以德州、聊城、泰安、济宁、枣庄等运河沿线城市为节点,打造“冯路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 。其中,位于泛黄河流域的运河小镇台儿庄,不仅再造了一座古运河城市,更成为北运河、老黄河流域名副其实的精品旅游目的地 。
河流相映:生态文明之花绽放 。
荷花遍地皆是,荷花的繁荣发展勾勒出中国古代历史兴衰的脉络 。唐代长安、北宋洛阳、明清曹州的牡丹栽培中心,其实就是大运河变迁史的缩影,而菏泽位于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
菏泽是黄河进入山东的第一个城市 。黄河文化的多元包容性使菏泽成为传统文化资源的集聚区 。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牡丹传说、瑶族传说、庄子传说、鲁西南鼓乐、舞蹈、大平调、山东、佛汉拳、面塑、鄄城砖雕、鲁西南织锦技艺等12个,在山东省内排名最高 。
用牡丹包装菏泽,打造优质牡丹花城 。建立“以花为媒,以花为景”的花城格局 。整合曹州牡丹园、百花园、古今园、中国牡丹园、国花牡丹园等 。,并以城北地区的村落及其周边空为载体,突出菏泽“大田牡丹”特色 。以牡丹、水浒、非遗三大文化旅游品牌,打造黄河文化旅游体系和黄河文化旅游带重要节点城市 。
除了菏泽盛产牡丹,以“大明湖下雨荷”为代表的荷花,也是黄河沿岸浪漫与诗意的象征,成为痴情男女追求的信物 。没有花,没有水果 。作为中国农业大省,山东黄河流域丰富的蔬菜水果,都是黄河水浇灌的“生命之花”,通过先进的物流输送抚慰着世界的味蕾 。
河流与心灵摄影:古今传承的民族精神
黄河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轴线,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中始终占据着主流地位 。泰山和孔子有着独特的崇高地位 。儒家孕育的“仁、义、礼、智、信”的人文精神内核铸就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解放思想、自强不息的精神 。
近代,华北抗战四大基地之一的山东抗日根据地所创造的红色文化,再次与黄河文化重叠融合,促进了相互进步、共存共荣,塑造和诠释了齐鲁儿女的精神意志、淳朴善良的博大胸怀、地域文化的壮阔气势 。“红色沂蒙”是多彩的“国魂” 。
与长城和运河一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象征 。包括农耕文化、黄河治理文化、移民文化、农耕文化、航运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内容,并与齐鲁文化、泉水文化、泰山文化等山东地域文化相交融,使山东黄河文化独具魅力,强化文化自信,打造了黄河文化的伟大“IP”,是构建黄河故事体系的时代语境的表达 。
用历史载体传承文化内涵,用科技手段激活文化记忆,按逻辑顺序系统梳理黄河文化价值,深刻理解过去才能从容走向未来 。
在国家战略层面,黄河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 。黄河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发展力,以更深更持久的动力,构筑了中华文明的高度和广度 。在社会基础层面,黄河是一种民生社会理想,汇聚了民间智慧的力量,真正体现了人类在中国改造命运的勇气和决心 。
从作为生存之本的黄河治理,到生命范式的生态保护,中国的“心腹之地”黄河之魂,回归故道,流入大海 。当历史使命与时代革命相融合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保护和传承黄河文明的必然选择 。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文明才能在新时代的语境和消费中被重塑和诠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