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北京中轴线申遗、建智慧城市进入中考题,专家称引导学生热爱家乡

新京报讯(采访人员 杨菲菲)6月24日,2021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正式开考,当天上午的考试科目为语文。考试结束后不久,“袁隆平上北京中考作文题”等相关话题即在新浪微博上引起众多网友关注,截至采访人员发稿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过亿。
今年的语文卷难度如何?作文该怎么写?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哪些能力?考试结束后,来自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多个单位的专家们对语文试卷进行了点评。在专家看来,今年的语文卷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注重考查语文基础,同时关注知识的迁移、运用,关注问题的解决和思维过程。
情境|北京中轴线申遗、建智慧城市进入中考题,专家称引导学生热爱家乡】试题关注生活实践情境设置,也体现开放性
“基础·运用”部分以“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为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多文本素材则与“北京建设智慧城市”有关,体现的是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现代化的一面……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语文卷试题注重体现北京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语文实践离不开情境,在具体而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思想,也是考试评价方式的重要转变之一。
采访人员了解到,今年的语文试题关注生活实践情境的设置。语文“基础·运用”板块设置了“制作正阳门宣传短片”这一活动情境。专家表示,这道题在命题中努力实现两个“真实”,一是情境本身的“真实”,从搜集材料到写文字稿,再到制作采访视频,情境的设置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一致,真实可信;二是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是“真实”的,如为短片选字、解决文字稿中的标点及书写等问题,都是制作视频短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真实问题。
体现开放性、关注思维过程也是中考语文卷的一大特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专家表示,2021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专家以默写运用类试题为例,表示学生根据情境要求,既可以选择初中阶段学过的古诗文句,也可以选择小学学过的或课外积累的古诗文句回答问题,“开放性试题的命制,意在将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积累考出来,将学生语言实践的真实过程考出来,体现了对学生平时语文学习与语言积累运用考查的有机结合。”
作文题目重点落位在成长的主题上
考试结束后不久,“袁隆平上北京中考作文题”等相关话题即在新浪微博上引起众多网友关注,截至采访人员发稿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过亿。
针对今年的作文题,专家表示,作文命题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成长与时代的楷模、祖国的命运、他人的幸福、历史的更迭以及对现实的思考和未来的展望结合起来,“希望考生能展示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思考;也展示出考生对祖国、人民、集体、个人的独特情感体验。”
比如作文题目一从刚刚去世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一句话“人就像一粒种子”引出。袁隆平是时代的楷模,是令所有中国人都景仰的英雄,是年轻人的偶像和榜样。怎样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思考自己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是这个题目对学生最重要的思想导向。另一方面,这个题目又特别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真实体验,小小的“一颗种子”正是一个蓬勃生长的少年,这是学生关照自我的基点;“要做一颗什么的种子”是学生思维的生长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