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自己淋过雨 给别人撑把伞 三代接力 为特殊孩子打开一扇窗

自己淋过雨 给别人撑把伞
【温州|自己淋过雨 给别人撑把伞 三代接力 为特殊孩子打开一扇窗】三代接力 为特殊孩子打开一扇窗
本报采访人员 戴虹红
教师节又到了 , 听到人们再次讲起爷爷张忠铭的故事 , 温州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张沁丛的心不平静了 。
因为自己淋过雨 , 就想给别人撑把伞 。 “人间之苦 , 莫为聋哑 , 聋哑人虽然无法言语 , 但天性同普通人无异 , 如果能接受教育 , 也能为国家、社会所用” , 许多年前 , 张忠铭从这一感同身受的朴素想法出发 , 和同仁创办温州第一所聋哑学校 。
之后数十载 , 张家祖孙三代一直致力于聋哑教育 , 陆续有10人先后投身这一特殊而光荣的教育事业 。 张沁丛向我们讲起了她家的故事 。
信念 让聋哑人接受教育
1918年 , 张忠铭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 , 幼年因发烧失聪 。 但他热爱学习 , 曾在上海福哑学校求学 , 抗战全面爆发后返回温州 。
张忠铭深切体会到 , 聋人学习文化知识也能为国家所用 。 回温后 , 他与有着同样梦想的两位同窗着手筹办聋校 。 由于都是聋哑人 , 与外界沟通不便 , 张忠铭的妻子黄灿霞便成为校方代表 , 义务为学校跑部门、筹经费 。
黄灿霞出生于1919年 , 未满20岁就嫁给张忠铭 。 张沁丛曾问过奶奶 , 为什么会嫁给并不健全的爷爷?奶奶的回答是:爷爷气质儒雅 , 脾气温和 , 写得一手好字 , 虽听力缺失却自强不息 , 还一心想要提高聋人的文化水平 。 这些足以让她忽略爷爷的缺陷 。
战乱期间 , 百业荒废 , 民不聊生 , 学校资金严重匮乏 。 张忠铭夫妇省吃俭用 , 学校缺什么 , 就从家里拿什么 , 尽己所能让聋哑孩子们得到良好教育 。 张忠铭自己刻蜡板 , 誊印教学资料 , 几根手指因此严重变形 。 1946年 , 学校迎来第一批学生 , 浙南地区第一所聋哑学校诞生 。
1952年 , 新中国建设才刚开始 , 但党和政府关爱残疾人 , 接收聋哑学校后 , 在经济和师资上给予大力支持 , 并正式将该校命名为温州市聋哑学校 。
张忠铭和黄灿霞深爱着每一个学生 , 他们认为教学应侧重实用性 , 从实际生活出发设计课程 。 平时只要有空 , 他们会和学生们一起游戏玩耍 , 举办各种活动 , 让孩子们在这里度过快乐的学习时光 。
1979年 , 张忠铭退休了 。 由于学校办学规模有限 , 无法招收更多学生 , 许多失聪孩子的家长纷纷上门求助 。 家长们忧虑的神色、孩子们期盼的目光 , 让老教师心中不忍 。 已是花甲之年的张忠铭、黄灿霞拉上两个女儿 , 在温州乐清湖头镇又创办了一所聋校 , 即后来的乐清聋校 。
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关心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就业的政策 , 一批批步入社会的学生都有了一技之长 , 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 他们时常来看望张忠铭和黄灿霞 , 聊聊家常 , 说说体己话 。 黄灿霞去世时 , 大批学生从四面八方赶回温州 , 送她最后一程 。
延续 前赴后继投身特教
张忠铭和黄灿霞的二女儿张培芝、三女儿张佩碧随二老办学后 , 就放下自己的小家来到乐清 。 她们对学生如同对自己孩子一般疼爱 , 教授知识 , 照顾饮食起居 。
学生小南上课时间总往外面跑 , 学习存在很大困难 。 张培芝、张佩碧陪她一起吃、一起住 , 和她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 展望有文化有知识的美好未来 。 最终 , 小南以优异成绩考取杭州师范学院 。
1972年 , 张忠铭和黄灿霞的小儿子张建浩进入温州市聋哑学校 , 成为一名体育老师 。 从教的42年里 , 他兢兢业业 , 上好每一堂体育课 , 为孩子们的每一场比赛努力 。 因为长期从事体育教学工作 , 张建浩腰椎间盘突出 , 严重时根本起不了身 。 但为了能在学生面前做出标准、优美的示范动作 , 他总是强忍病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