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从“铁饭碗”到“临时工” 高校青年教师现况如何

中国商报(采访人员 王彤旭)“实行‘非升即走’的高校越来越多 。 许多一流高校中都只有极少数青年教师在任教数年后‘飞升’了 。 作为刚入职的青椒(高校青年教师别称) ,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在大浪淘沙中留下来 。 ”刘洋说道 。
刘洋口中的“非升即走” , 指的是一种正逐渐被我国研究型高校普遍采纳的教师考评制度 。 该制度通常以三年为首聘期 , 在聘期合同结束时进行考评 , 考评合格则获得正式编制 , 否则便必须离开岗位 。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端鸿认为 , 实行“非升即走”是为了打破高校“铁饭碗”和“大锅饭”的僵化人事制度 , 引入高校教师竞争机制 。 僧多粥少的生存竞争背后 , 高校青年教师现况如何?
只有拼尽全力
今年6月从南方某985高校博士毕业的刘洋刚刚入职某重点高校 。 在与中国商报采访人员谈及即将用三年时间来完成的考核目标时 , 刘洋坦言“压力山大” 。 “我至少要发表五篇C刊(被普遍认为是人文社科类最重要的期刊 , 许多针对高校教师的考核、晋升都以此为评价标准)论文 , 还有课题等诸多条件 。 ”
“圈外人可能不了解 , 其实发C刊论文被退稿的风险很大 。 按照我们国内标准的期刊审稿流程 , 从投稿到收到第一次回复一般要等待三个月 , 而且回复的内容很大概率是修改或退稿 。 一来二去 , 一篇论文从投递到见刊历时超过半年或一年都是很正常的 。 这就意味着在博士阶段就要开始为‘非升即走’的考核做论文准备 , 这是一种非常漫长的压力 。 而且一个学科的C刊就那么几个 , 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盯着 。 曾经有同事的论文经历了长达一年的多次修改 , 但最终还是被拒稿 。 ”刘洋说道 。
这份“压力山大”的工作 , 是刘洋多次权衡后的决定 。 刘洋告诉采访人员 , 他也面试过不少其他的211重点高校 , 这些高校虽然有正式编制 , 但工资仅为每月4000元左右 , 甚至有的只有3000元 。 刘洋介绍 , 高校正式讲师的工资现在普遍较低 , 有些211院校的讲师、副教授薪资也并不高 。 所以挑来挑去 , 他还是选择了在压力最大、工资最高的地方落脚 。
“这三个指标完成后 , 副教授的职称评定就达标了 。 每个学院都会制定自己的‘非升即走’标准 , 而这三个标准未达标的结果如何 , 目前我们学院的态度也是比较暧昧的 。 或许也不是非常严格的‘非升即走’ , 但无疑这种政策会给我们青年教师带来寄人篱下的压力感 。 而我所能做的只有拼尽全力 。 ”刘洋说道 。
已经做好最坏的准备
“我们院校五年前开始实施‘非升即走’ , 目前已经有同事因为考核不通过离开了 , 也有同事预见自己完不成指标提前走了 , 我也打算等时间到了就离开 。 ”去年9月入职南方地区某985高校的周瑶说道 。
在周瑶看来 , 虽然能感觉到学院也希望尽可能地留下人才 , 但对她而言 , 三年时间里既要正常完成授课又要发九篇C刊论文的条件比较苛刻 。 “今年是我入职的第二年 , 也是第三个学期 。 每个学期我都有两门课要上 , 这个学期又给本科生开了一门新课 。 基本上每周我都有两天要上课 , 还要再花一天甚至一天半的时间备课 。 一学期上两门课已经有些吃力了 , 尤其是第一个学期我完全没有经验 , 备课花费的时间更长 。 而且有些课是我本身不太擅长的 , 需要重新学 , 会格外吃力一些 。 ”
“学校对教师授课水平的评价方式之一是学生评分 , 为了能获得学生们尽可能高的课评打分 , 我必须打起百分百的精神对待 , 这也大大压缩了我进行科研的时间 。 入职到现在 , 我只发出了一篇C刊论文 。 ”周瑶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