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裕固族博士”张辉刚:自律自信做好“媒人”双向传播民族文化
文章插图
中新网兰州9月13日电 (采访人员 殷春永 闫姣 高莹)作为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的第14个裕固族博士,张辉刚致力于以视觉传播为“媒”双向传播裕固族声音,让更多草原上的学子成为有文化、有魅力的人。
亲戚眼中的“好学生”:自律到每件事都列计划表
张辉刚今年37岁,在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任副教授。从在小县城读小学和中学,到分别在中国传媒大学和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博士,他在亲戚眼中一直都是好学生、佼佼者。
9月上旬,张辉刚接受中新社、中新网采访人员采访时称,能有如今的成绩,他最感谢的人是母亲。在他记忆中,上学时母亲坚持每天为他做早餐。因为母亲的重视,他觉得学习是一件不容懈怠的事。
文章插图
图为拍摄纪录片《西茂的婚礼》期间,张辉刚(左)与裕固族老人合影留念。(资料图) 张辉刚供图
“我妈妈是个很要强的裕固族女性,很能吃苦,是我学习的榜样。”张辉刚说,母亲虽只上了‘马背小学’,但她很好学,平时爱读书、爱记录,经常和他交流读后感。潜移默化中,他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直到他读研读博,甚至后来工作,都从中获益良多。
采访人员走访张辉刚在兰州的家时看到,冰箱门上贴着厚厚一沓计划表,表上标注着待完成事项和完成时间,每结束一项就用笔划掉。他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其导师曾说:“张辉刚的学习不用我安排,他把自己安排得明明白白。”
张辉刚先后被评为“国家民委青年教学标兵”“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甘肃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名师”“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甘肃省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等。
文章插图
图为张辉刚(右三)及团队在甘肃张掖市肃南县拍摄裕固族题材纪录片《西茂的婚礼》。(资料图) 张辉刚供图
受益于“第二课堂”:遇困难事也要有自信
回想起在肃南县的读书经历,张辉刚说,那时县城的整个教育系统都倡导学生多读书,而且很重视“第二课堂”的培养。裕固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文化课和艺术课都很注重,强调全面发展,尤其举办艺术活动时,大家广泛参与,“可能出于这些原因,所以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我从一个小地方出来,没见过太大世面,但去外省读书、工作时,遇到难事都不会感到自卑,会自信地去解决。”张辉刚讲述他跨专业读传播学博士的经历时说,跨专业给他带来的挑战很大,尤其当他听不懂上课内容,而别的同学能灵活运用并投入实践时,感到非常沮丧和痛苦。后来,为了跟上进度,他会提前五天时间准备一门课程,最终得到了任课老师的认可。
张辉刚身边的人也如“第二课堂”般一直影响着他。在他看来,安梅英姨妈是他最敬佩的人之一。2019年,他带着学生与王旭东导演的团队前往肃南拍摄纪录片《西茂的婚礼》,作为文化顾问,姨妈虽然膝盖有病痛,但全程跟随团队在草原奔波,并热情给予能提供的资料搜集、地点选取、民俗讲解等帮助,令他肃然起敬。
张辉刚认为,肃南县虽然地处偏远,但裕固族人接受的文化教育并不落后,甚至可以说有教育的一种先进性,所以才会培养出如此多的硕士、博士,成就一个学霸民族,这并非一个偶然现象。他自己的外甥乔海伟,从小在肃南长大,后来也被保送至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进行硕博连读。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