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热点聚焦丨“艺考”将逐步提高文化门槛 专家:艺考招生与教育改革 有利净化和改良文艺土壤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何方迪刘皓洋
往后,把艺考作为高考“跳板”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近日,教育部文,各省(区、市)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这对艺考生的专业能力、高考分数以及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从2021年开始推进相关改革工作,到2024年,基本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为主体,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形成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
艺考改革政策发布后,引罚各界关注,采访人员采访了两位长期从事艺术教育的专家、教师,听听他们如何看待这个新政。
坚持科学选才 培养德艺双馨的高质量艺术人才
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焦道利认为,艺术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是基于情感和人性的,是本质力量,因此文艺工作者又常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在当下,文艺领域一度出现娱乐过度、流量为王等乱象,少数艺人也出现行为失范、甚至触碰道德与法律底线的情况,社会负面影响较大。故而,对文艺工作者的培养问题,如何培养、为谁培养,逐渐成为一个需要深思的根源性问题。
《指导意见》既是从体制机制上对艺考招生与教育工作进行系统性改革和完善,也是呼应社会关切,从对文艺土壤的净化和改良,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不仅着眼招考环节,更深刻的对艺术专业办学提出了要求: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综合考虑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状况等,优化艺术专业设置,合理安排招生计划;要突出办学特色,构建与办学定位和特色相适应的艺术人才选拔培养体系,着力选拔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同时,《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方式,要求文化素质使用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能力使用艺术专业能力考试成绩;根据不同艺术专业人才选拔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改进专业能力考试方式,实行分类考试,对艺术专业技能要求不高的艺术类专业。
焦道利认为,《指导意见》及其后续的建设执行,将在一系列方面带来变革:改变以往存在的高校艺术专业盲目上马、仓促建设,导致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的问题;改变以往存在的艺术人才招生及培养“重专业而轻文化”,导致部分艺术行业从业者文化素养不高的问题;改变以往存在的艺术招考评价及考试形式过分单一、片面粗放,导致“所考非所学”、“一分钟考试定终身”等问题;改变以往存在的部分高校因为经济利益热衷校考,导致的考试内容科学性难把握、考生考试成本过大、培训机构利益输送、公正公平打折扣等问题;改变以往存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导致的信息不透明、过程难监管、违规成本低等问题。
艺术人才需具备独立研究与创作能力
“文化成绩一定程度上能表现出学生的(文化和研究能力)的基础,加强文化分数的比例值得肯定。”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美术教师刘代刚对艺考新政持肯定态度。他认为,《指导意见》对专业技能的相应要求体现出艺术人才培养的方向。“倾向一种具备独立研究、创作能力以及对社会与文化保持关注度的人才培养趋势。而这恰恰才是是真正的艺术人才所需要的能力。”
专业|热点聚焦丨“艺考”将逐步提高文化门槛 专家:艺考招生与教育改革 有利净化和改良文艺土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