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浙江万里学院大学生暑期支教乡村小学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吾国万疆以仁爱 , 千年不灭的信仰……”近日 , 一堂精彩的音乐课打破了宁波余姚市牟山镇中心小学暑期的寂静 。 教室里 , 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正在耐心的给孩子们讲解《万疆》这首歌的创作背景 。 这些志愿者来自该校的“育林筑梦 , 支行合一”暑期社会实践队 , 他们利用假期来到牟山镇中心小学开展支教活动 。
来之前 , 外语学院团委书记韩颖与19名大学生志愿者们对牟山镇中心小学的生源情况进行调研 , 发现这所学校的小学生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 家长照顾孩子的时间较少 。 支教老师的到来 ,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他们生活上的空白 , 也给孩子们播撒下一颗梦想的种子 。
在手工课上 , 大学生志愿者宋杰发现 , 班上大部分小朋友叠的爱心纸背面都写上了送给父母或者老师、同学的话 , 只有乐乐(化名)的爱心纸上写着“奶奶 , 我爱你”5个歪歪扭扭的字 。 细心的宋杰对乐乐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家访” , 了解到正在读二年级的乐乐父母在他两岁不到就离异了 , 他跟随爷爷奶奶从安徽亳州来到了余姚牟山镇生活 。 爷爷在铜矿厂上班 , 积劳成疾 , 常年腰酸背痛 。 奶奶则在村头经营着一家小卖铺 , 支撑着一家3口的生活 。 虽然只有8岁 , 乐乐却格外懂事 。
【乐乐|浙江万里学院大学生暑期支教乡村小学】大家自发为乐乐送去了学习和生活用品 , 并“一对一”对乐乐的作业进行辅导 。 “今年多亏了你们 , 不仅给乐乐辅导作业 , 还教他唱歌跳舞 , 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 。 ”乐乐的奶奶说 。
文文(化名)是牟山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 父亲在一次车祸中遭遇意外 , 下身瘫痪 , 常年卧床 。 文文的奶奶因无钱治病 , 早期的眼疾在一拖再拖之下愈加严重 , 去年双目失明 。 文文的母亲起早贪黑身兼数份工作 , 一家的生计都靠她支撑 , 很难抽时间送孩子上下学 。 大学生志愿者薛原考虑到孩子的安全 , 主动申请每天送文文回家 。 那条马路上 , 一大一小顶着烈日前行的身影刻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
“本次暑期班共有197名来自附近乡村的小朋友 , 按年级将他们分配到9个班级中 , 针对性地设计了以外语课程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 还增加了各类特色课程 , 包括书法入门体验课、自然揭秘小课堂、美育手工艺术课等 。 ”韩颖介绍 , 实践队还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中 , 组织了以“党心耀童心 , 童心向党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 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实践队成员和小朋友们都乐在其中 。
“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上的课太有趣了 , 希望他们每年都来!” 孩子们期盼着 。
据了解 , 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今年6月份与牟山镇中心小学签约了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基地 , 今后两校将长期开展合作 , 以“外语+趣味课程”为课程设计理念 , 助力当地乡村文化振兴 , 同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跟踪档案 , 持续关注其身心健康发展 。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采访人员 史望颖 通讯员 侯丹丹 王霓)
乐乐|浙江万里学院大学生暑期支教乡村小学文章插图
乡村孩子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创作的“党心耀童心 , 童心向党心”主题绘画作品 学校供图
乐乐|浙江万里学院大学生暑期支教乡村小学文章插图
支教大学生志愿者给孩子们上趣味英语课 学校供图
乐乐|浙江万里学院大学生暑期支教乡村小学文章插图
支教大学生志愿者给孩子们上体育课 学校供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