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支持同一起跑线竞争 担心政策能否执行到位( 二 )


家长B:政策能否严格执行到位实现公平
卢先生的儿子开学就要上四年级 , 原来他也像很多家长一样 , “不想唯成绩论 , 只想给他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 但是自从儿子进入三年级 , “我的想法开始慢慢改变” 。
卢先生说 , 孩子的学习成绩稳定在班级中等水平 。 但是按照这个水平发展 , 进入初中以后 , “可能连普通高中都上不了 , 更谈不上考大学” 。 卢先生夫妻二人都毕业于重点大学 , 在他们的预期里 , 让儿子考上大学是一个基本要求 , “不是说希望他未来多么优秀 , 但现在社会 , 有一张文凭是入职的敲门砖” 。 卢先生说 , 自己没有职业歧视 , 对于普工、技工都很尊重 , 但不能否认的事实是 , 无论从工作环境还是工作强度 , 甚至社会地位上 , 目前这些职业都不算太好 。 “没有说几个家长主动给孩子选这条路 , 只能说没办法 , 是被动的” 。 卢先生认为 , 如果社会整体的人才观念有根本改变 , 人才结构发生相应变化 , 那么家长在面临升学时才会更加淡定 。
从这个角度出发 , “我们对孩子的未来开始担忧 , 到底要不要给他进行校外补课?”卢先生说 , 班上已经有同学在补习数学、英语等学科 。 儿子目前英语最好 , 甚至能拿满分 。 但是如果真的要补习 , 他还面临三个问题 。 “现在的培训机构林林总总 , 到底去哪里补习合适孩子?夫妻两人都是朝九晚五的工作 , 谁来负责接送?一学期补习一门课程少则两三千 , 多的话要六七千 , 几年算下来又是好几万 , 到底值不值得?”在这些问题间徘徊的时候 , 今年国家的“双减”政策正式出台 。
这让卢先生稍微放松一些 , “按照现在的政策 , 大家在校外培训的时间都少了 , 避免家长拼时间 , 拼金钱 , 孩子也没那么辛苦” , 但他同时担心的是 , 政策能不能严格执行到位 , 会不会有少数家长花大价钱仍然在想办法补习 , “那样还是会有潜在的不公平” 。 “从内心来讲 , 我也不想‘鸡娃’ , 从学校毕业那么久 , 我开始重新思考 , 有没有一条路 , 既能让孩子有一个精彩的童年 , 又让他高效地学习?”
家长C:大多数家长应该接受孩子的平凡
对于国家出台“双减”政策 , 郑先生是大力支持的 。 “我的孩子马上读5年级 , 成绩目前还不错 , 但是我以后肯定不会给他报课外培训班” , 郑先生斩钉截铁地说 , “我不相信成绩是靠课外补习提升上来的” 。
提到当前的课外培训 , 郑先生认为更多是一场资本游戏 , “铺天盖地的广告 , 一分钟的宣传片介绍一个神奇的计算方法 , 让你觉得这样就能轻松学好数学” , 郑先生说 , 在这样的氛围下 , 身边的很多家长都加入培训大军 。 “当课外培训变成大多数家长的选择 , 变成身边的常态 , 这到底正常吗?是不是资金在制造焦虑来绑架家长?”
关于孩子的学习 , 郑先生一直坚持一个想法:要有好的学习习惯 , 比如课前复习、上课思考、课后练习 , “如果上课都没听懂老师在说什么 , 单靠课后培训 , 那基本效果不会太好” 。 郑先生认为 , 很多家长之所以不能理性看待孩子的成绩 , 想方设法给孩子加压 , 有一些隐藏的普遍心态 。 比如自己学历不太好 , 希望子女能争气;自己看手机玩电脑 , 想让别人帮孩子抓紧时间看书;不管孩子的基础如何 , 家长尽量提供物质保障 , 舍得花钱让他多学 , “这像一条免责声明 , 我尽力了 , 以后发展如何不能再怨父母” 。
【竞争|支持同一起跑线竞争 担心政策能否执行到位】郑先生认为 , 大多数的父母 , 应该接受子女的普通、平凡 , “即便孩子考不上985、211 , 又如何呢?只要能自食其力就是成功的” 。 现在课外时间 , 郑先生经常带着孩子骑车、踢球、DIY改造飞机 , 到现在已经换了4部自行车 , 每个月骑行150公里 。 改造的飞机经常挂到树上 , 掉进水里 , 为此郑先生还专门买了一双中筒靴 。 “就是陪他多体验 , 疯玩” , 郑先生说 , 在各种体验中 , 如果能发现孩子的一技之长是最好的 , “只有用自己的优势跟别人pk , 才可能崭露头角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