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禁止“看家长职务下菜碟” 创造公平教育环境

新闻背景: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向北京市政府建议“禁止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北京市教委回复称:经核实,非常感谢您的建议,一是市教委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职务信息的收集,二是该信息只用于学籍管理,严格保密,不对普通教师公布。
教育的原则应是有教无类
教育的原则,是有教无类,对受教育者一视同仁。如果普通市民的孩子与官员、商人的孩子不存在差别化对待的问题,学校就不需要了解学生的父母是什么职业、职务,在哪里“高就”。如今教委表示,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只用于学籍管理,严格保密,不对普通教师公布。一句“不对教师公布”,仿佛道出了家长职务信息的敏感性。其实,即便从避嫌的角度说,学校也应避免接触学生和家长的敏感信息。【详细】
受教育权本不应关乎家庭背景。家长提议“禁止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孩子的隐私,更是为了捍卫教育公平,避免孩子被老师分成“三六九等”。试想,若不能厘清其中界限,为少数人提供可乘之机,教育公平岂能不蒙尘?而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被灌输权力与金钱至上的思想,又如何能健康成长?【详细】
“收集家长职务信息”不能成为“明规则”
北京市教委|禁止“看家长职务下菜碟” 创造公平教育环境】“学校收集家长职务信息”的做法,早就不是什么潜规则,而是明规则。表面上看,是为了通过信息获得促进孩子教育。而深层次的问题则是学校想“挟学生令家长”。是想通过“家长的职务”换取“学校的利益”。比如,有的家长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那么遇到涉及相关审批、政策的时候,就能让家长帮帮忙;比如,有的家长是大老板、大商人,学校需要赞助的时候,也能让他们“慷慨相助”。甚至,有的校长和教师还会借助“家长的能力”给自己私人的事情行个方便,本质上就是“利益交换”。再比如,学校组织爱心捐款的时候,本来是好事情,结果还是有老师依据“家长职务”“家长能力”搞“捐款摊派”。【详细】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显示,有幼儿园要求家长提供工资流水,有的家长被要求提供住房面积和价格等信息,有的孩子被要求画出自家汽车车标或是拍照发到群里……正是一些学校和教师以种种直接或间接方式索取这类与教育无关的信息,引发了不少公众的想象和猜测。也正因此,面对学校收集家长单位和职务信息,人们没法不敏感。
在被动填写个人信息外,也有家长喜欢主动“公开信息”——福建莆田一位学生家长在向老师作自我介绍时,晒出了“家族职业图谱”,在市中级人民法院任处长的孩子父亲、在市纪委任副处级纪检监察员的孩子姥爷、在市教育局师资与人力科当科长的孩子表姨夫……以此暗示老师,如果您能对我的孩子“多多费心”,这些职务资源也可为您“效力”。虽说最终老师不为所动,但此事还是暴露出了家校关系中潜藏的利益、资源交易暗流。【详细】
杜绝“以教育权换利益” 打造公平环境
由此不难看出,“学校收集家长职务信息”原本就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没有任何关系,甚至会危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初心。因此,我们必须从维护教育公平的高度,叫停“学校收集家长职务信息”的做法,无论家长是干什么的,在学校孩子都必须是一样的,他们的名字叫“学生”,而不是叫“局长的孩子”“科长的孩子”,而不是叫“经理的孩子”“董事长的孩子”。“禁止收集家长职务信息”是打造公平教育的需要,必须将禁止进行到底,全国范围都应该“禁止收集家长职务信息”。【详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