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育新基建”将带来哪些改变?(网上中国)( 二 )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意见》提出,要完善智慧教学设施,提升通用教室多媒体教学装备水平,支持互动反馈、高清直播录播等教学方式。近年来,许多学校布局智慧教学。高配电脑、高清摄像头、电子白板、显示屏、学生人手一个的互动遥控器、智能教学系统……在越来越多的校园里,这些智能化教学设备已是标配。
让科研设施更智慧
线上建立课题组、通过网站或微信公众号进行设备预约、人脸识别进入实验室、用完后物联网自动计费……这一套流程科技含量满满,操作简单又高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内的智能微纳公共创新中心,师生已经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的教学体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工艺与装备系主任、智能微纳公共创新中心副主任王新河介绍,中心主要聚焦集成电路领域,构建体系化创新能力,培养集成电路一流人才,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做出贡献。
“以往,学生们只学理论,较少操作,但在芯片制造领域,企业紧缺的是理论和实践融通的高端创新人才。中心具备微米纳米尺度材料分析、器件加工、封装及测试的全流程能力,开设了一系列实训课程,填补了大家实践能力的欠缺。”王新河说。在智慧新基建方面,中心建立了跨学科交叉融通的一系列机制,避免重复建设,汇聚资源强化共性前瞻性研究能力,并向校内及校外院所及企业全面开放;利用物联网技术支撑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对实验人员进入到哪个区、正在使用哪台设备、设备工作状态如何等,都能实时掌握;建设了信息化物料管理及智能化安全监管体系,支撑开放实验室高水准的运维工作。
教学|“教育新基建”将带来哪些改变?(网上中国)】推动智能实验室建设,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开展科学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模拟实验过程,创新科研实验范式;探索实验室安全智能监管和科研诚信大数据监管应用;促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高性能计算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在建设智慧科研设施方面,教育部等提出了诸多指导意见。专家表示,依托“互联网 教育”大平台,创新教学、评价、研训和管理等应用,能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此举将有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