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我们既是现实的,又不简单地从属现实

■连中国
这是真的 , 但你如果没有很内在地做过老师的话 , 你或许并不相信——你给了课堂什么 , 课堂也会相应地给你什么 。
如果 , 你上课的时候 , 全力以赴 , “深陷其中”的话;其实 , 下课铃响后 , 当你离开教室返回 , 你并没有能力将自己真正“下课” 。 你会全身心地陷入在一个“境”内 , 你品咂回味着自己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 , 你也品咂回味着学生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 。 你内心中诞生了一种深入的庄严与虔敬 。 你一会儿觉得当时那样的师生状态真是恰到好处 , 一会你又不觉有遗憾和叹惋 , 觉得当时既然已经“步入”到此 , 倘若再一问 , 再一论 , 再一想 , 再一冲 , 再一荡……那又会有怎样的情景出现 。 你感觉到了所有学生的目光 , 你也清晰地意识到学生也感受到了你的目光 。 你们的目光自然而内在地交织在一起 , 任由清晨破窗而入的阳光在上面肆意作画 。 你和学生们有时一起走了很远很远 , “现实”已经变得那么不重要 , 你们都在为一件更伟大和更让人振奋的事情牵肠挂肚 , 唏嘘感喟;有时又因为遭遇了某种“遥远” , 现实便又变得如此深切和重要 , 似乎一切都变得必须要有所为了 。 我们既是现实的又不简单地从属现实 。 这样的一种思绪生活 , 或许就是一种灵魂生活 , 我后来才意识到这样一种生活它在深刻地雕塑你 , 会让一种“东西”破你的体腔而出 , 弥散扩张到很悠久、很辽阔的、也很现实的地方 。 在一节课上 , 师生都上出了一个意想不到、令人振奋惊喜的自己 。
下课之后 , 经常有类似这样的活动 , 我非常认真地估算过 , 这样的“活动”至少需要一刻钟左右 , 你才可以重新成为现实中具体的那个自己 , 你在现实中的种种境况才可以重新变得像以前一样重要和清晰起来 。 我想 , 我不仅仅在教学生——我自己 , 一个更内在更开阔更具精神意义上的我——不也是被我自己和学生一起教出来的吗?
有时 , 会收到毕业之后学生的来信 。 我发现了他们和我有类似的“精神之旅” 。 学生袁林说:
连老师 , 大学的课听得越久就越怀念高中时光 , 因为那时学到的不单单是知识 , 更多的是一种情怀、一份遐想 。 每次上课都像是在与一个“人”交流 , 都像是生命的交汇 , 这其中不乏年少轻狂 , 自比天高 , 不乏怀才不遇 , 惆然嗟叹 , 也不乏面对劳苦大众的那声“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我有时在想 , 同学们越走越远 , 交集越来越小 , 当在华尔街上不期见到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时 , 也许除了音乐 , 那条船(这是我们上课的故事) , 那根根铁轨(这也是我们上课的故事)也是使我们拥抱在一起的“暗号” 。 这样想来 , 一位老师的幸福与伟大莫过于此 。 我是命运的宠儿呀!
袁林是我2010届学生 , 是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子 , 是个很理科的学生 , 最后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 他当时语文考了142分 。
高考是很现实很残酷的事情 , 上面这些讲述是否充满了浪漫化倾向 。 为了使我们的说明简单明了 , 直击要害 , 我们来看2020年全国卷的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 , 根据要求写作 。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 , 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 所以 , 在人生的旅程中 , 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 , 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
毕业前 , 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 , 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 , 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