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我们既是现实的,又不简单地从属现实( 二 )


要求:结合材料 , 选好角度 , 确定立意 ,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以我自己多年带高三的经历 , 可以用充分的事实说明 , 社会上流传的所谓高端考生并不是不需要老师指导的学生 , 在某方面讲 , 恰恰是更需要高端指导的学生 。 命题中有三个地方深有意味 。 其一 , “自己”的前面为何要加上“完整”的介定语 , 如若有“完整的”自己 , 那必然有“不完整”的自己 , 何谓“完整”与“不完整”?一位考生 , 遭遇如此命题 , 是否具备应有的储备与理解 , 所有的关注都透视着你的经历 , 无关注即是无经历 。 一位考生对“完整”二字可否有应有的敏感 。 其二 , “审视自我”是什么意思?如何审视 , 在哪些方面审视?我们在自己求学过程中 , 可曾有过“审视自我”的行为 , 如若从未有过 , 高考考场上 , 面对如此提法 , 会不会疑惑、紧张、不知所措……其三 , “回答”便是 , 为何还要于“回答”之前 , 加上“尝试”?何以要加上这样的限定语?这样的限定 , 有无意义?一位考生尝试着回答以上三个问题 , 即可见出他所受教育的状况 。 这三个问题的回答 , 意识自我 , 校正自我 , 建设自我 , 关乎一位学生十二年的语文课 。 三个问题 , 考出学生十二年的语文学习 。 文章在还没有正式落笔之前 , 我们胸中的规模 , 已然深入地影响了文字的质地与力量 。 所谓才华 , 就是藏在心中的闪电 , 会逢其时 , 瞬时便破透重重阻隔 , 雕刻夜空 , 划破苍宇 , 将世间擦亮给人看 。 而这一切 , 都需要酿造 , 发育 , 积蓄 , 成长 , 呵护……都需要师生的际遇 , 都需要安静、辽阔的课堂 , 都需要一次次“深陷其中” , 都需要师生松软、蓬勃、内在成长的过程 。 命题与写作 , 从来都是一场无声的内在紧张的博弈——到底是题在文之上 , 还是文在题之上 , 大音希声 , 每一次世间都会给出答案 。
在这世间 , 师生没有谁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 所有的屈就与放弃 , 眼前短暂的顺遂 , 建造的一定是围困“人”的壁垒 。 心无旁骛地专注在我们的课里 。 在一节一节课里 , 我们遇到了什么……在课堂里我们走了有多远……在与世间最伟大的文字相出没、相吞吐、相磨戛的过程中 , 我们的内心酿成了怎样的视野 , 我们的胸中建造了怎样的格局 。
有的时候 , 受人嘲弄的理想主义恰恰是最锋锐的现实主义 。
【考生|我们既是现实的,又不简单地从属现实】这是真的 , 你给了课堂什么 , 课堂也会相应地给你什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