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00后给教材挑错”用求实精神呼唤专业主义

“我在预习沪教版英语教材时 , 发现第95页有点小问题 。 3张小昆虫的照片按英文说明分别应该是蝴蝶、蚂蚁和蜜蜂 , 图片上却是蝴蝶、蚂蚁和食蚜蝇……”近日 , 辽宁沈阳市中学生崔宸溪把自己的发现反映给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社回复:“我们咨询了生物方面专家 , 确实弄错了 。 我们将上报相关部门准备修改” 。
金无足赤 , 人无完人 , 教材难免也会有瑕疵和纰漏 。 说到底 , 每个人都有认知的局限性 , 都存在知识盲区和空白点;再加上教材编写环节众多、流程繁琐 , 如果某一环节、某一流程防线失守 , 自然就会出现差错 。 面对教材上的错误 , 一些中小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 , 有表达的意愿 , 并将这种意愿转换为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 , 这样的“积极公民”显然值得点赞 。
长期以来 , 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过程中 , 都存在着一种偏好和导向 , 即受教育者要好学、听话、懂事 , 照顾他人的脸面、情绪情感 。 对教材、老师挑错纠偏 , 很容易被视为一种大逆不道、冒犯他人的行为 。 这样的“文化枷锁”导致很多学生成为“乖孩子” , 不愿意较真 , 也不敢质疑 , 失去了发现和捕捉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
教材作为一种公共文化产品 , 有启智增慧、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功能 , 再加上教材受众面较广、使用人数较多 , 教材内容出现错误并非无关紧要的小事 。 看过教材的人有很多 , 发现问题的人却很少 , 为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这名从小就热爱生物和自然科学的“00后” , 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观察能力 , 这显然也是注重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结果 。 如果“唯考试”“唯成绩” , “00后给教材挑错”或许就不会上演 。 普通人眼中轻微到可能被忽略和漠视的差异 , 都可以被他敏锐地发现和捕捉;既有“问题意识” , 也有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
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 , “00后”很容易遭遇标签化乃至污名化 。 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儿童中心主义” , 让孩子们得到万千宠爱 , 一些孩子身上暴露出的精神软肋也引发了全社会某种层面的担忧和焦虑 。 实际上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 , 不少“00后”也用出色的表现赢得人们的尊重、信任和认同 。
【主义|“00后给教材挑错”用求实精神呼唤专业主义】面对“00后给教材挑错” , 出版社方面能够做到从善如流 , 体现了良好的专业主义和职业伦理 , 这当然值得肯定 。 只不过 , 教材不仅具有知识传授的功能 , 也具有塑造精神世界的功能 。 “00后给教材挑错”是对教育出版从业者的提醒与鞭策 , 出版社方面要引以为鉴 , 对教材编写多些尊重和敬畏 , 以更加审慎细致、精益求精的姿态 , 做好本职工作 。□ 杨朝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