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弃|“第一学历”非名校,北大博导竟遭大四学生发帖嫌弃!学历“出身论”,你怎么看?
日前,一位自称取得保研资格的985本科生在网上发帖吐槽称,北大数学学院某博导硕士毕业于湘潭大学,而本科“还是XX学院没写上去”。并且表示“瞬间不想跟了”,并“希望北大能整顿下师资”。
这也让围绕着“第一学历”的激辩在舆论场上延宕
文章插图
其实,关于“第一学历”的讨论在国庆假期期间就上过热搜
教育部曾回应:没有“第一学历”这个概念
文章插图
此前,教育部针对网友提问“请问专升本(非成人高招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进行答复称:
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生育功能。
文章插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教育部首次回应“第一学历”问题。早在7年前,教育部就曾对“第一学历”的问题做过回应。
2014年8月,教育部在答复“我高中毕业后参军,在部队考上中专军校成为干部,请问我的第一学历是高中还是中专”的提问中回复: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最高或最后的学历,没有使用“第一学历”概念。如果一定要强调“第一学历”,小学、中学也是学历。
虽然教育部表态没有“第一学历”的概念
但这不能阻止社会形成自己的一套认知模式
制造“第一学历”的概念
流行于社会的所谓“第一学历”
其实就是第一张高等教育文凭
是本科还是专科、一本还是二本之类
如果本科为普通高校
硕士考取了211或985名校
也会被认为“第一学历”不佳
不少网友表示,
区分第一学历很正常
文章插图
也有网友表示:优秀的人不需要靠第一学历认证
文章插图
也有网友表示,不该歧视第一学历不高的人
文章插图
对此,光明网评论,这是非常戏剧化的一幕,以往对“第一学历”的歧视往往来自于学校对学生、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没想到这次反过来了,本科生歧视博导,还要给学校指点指点。这种对所谓“第一学历”的偏见,未免有点走火入魔。
有些人看重“第一学历”,并非全无逻辑,这也是对高考机制的认可,信服高考对人学习能力的筛选作用。不过如果把高考这个变量推而广之,把一个偶然的因果联系(高考),放大到全部现象之间(人生成就),将其绝对化,赋予“一考定终身”的意义,肯定是漏洞百出的。这里不必列举很多“第一学历”不起眼的名人,这位北大博导本身,其实就是对这种逻辑最有力的反证,只不过这位学生不这么理解罢了。
新华日报评论,“第一学历”光鲜,就一定优秀吗?未必。高考分数只能代表学生在高考选拔中的水平,经过三年或四年的学习,他们的能力发展得怎么样,不完全取决于学校的牌子,而是一个动态的结果。事实上,“第一学历”崇拜的罪魁祸首,就是一些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供大于需的“买方市场”,人为设置门槛、抬高选人标尺,导致“第一学历”论甚嚣尘上。这实际上是一种学历上的“出身论”“血统论”。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