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呼唤更多高品质老年教育

作者:杨朝清
1983年 , 全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在山东开办 。 经过38年发展 , 截至目前 , 全国共有各级各类老年大学6.2万所 , 学员814万人 。 一边是报名排长队 , 一边是学员不想毕业 。 “沉迷学习不能自拔”“只想读书不想毕业”是许多老年大学学员的真实写照 。
如今 , 我国老年教育还存在资源供给不足 , 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 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 部门协调亟待加强 , 社会力量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需进一步拓展 。
与急剧的社会变迁相比 , 老年教育明显“慢了一拍” 。 这不仅有客观因素 , 也有观念壁垒等主观因素:一些人对老年教育存在偏见 , 导致老年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价值认同 。 与滚滚而来的“银发经济”浪潮相比 , 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相比 , 老年教育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
在一个知识快速迭代、信息大量过剩的时代里 , 老年人并非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局外人 。 老年大学之所以受到老年人的青睐 , 不仅在于它满足了老年人知识学习的需求 , 也在于它满足了老年人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的需要 。 借着上老年大学的契机 , 和伙伴们见一见、聚一聚、说说话、谈谈心 , 成为“老有所乐”的重要内容 。 老年大学能够帮助老年人排解寂寞 , 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精神世界更加丰盈 , 自然会受到老年人的追捧 。
【教育|“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呼唤更多高品质老年教育】老年大学不仅给老年人提供了“精神食粮” , 也给他们提供了社会融入、价值实现的渠道 。 许多老人不愿意成为孤立的原子 , 而是渴望被纳入形形色色的社会网络之中 。 老年大学就建构了一个社会网络 , 就读老年大学的老年人 , 成为社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
破解“老年大学一座难求” , 关键在于发展更加丰富、更有品质的老年教育 。 不论是“互联网+老年教育” , 还是鼓励机关、高校、街道等多元主体开办老年教育 , 抑或加强精细化管理让有限的老年教育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 当老年教育有更多的源头活水 , 当老年教育更有生机和活力 , 自然会让老年人从中受益 。
每个人都终将老去 , 老年人需要有尊严地生活 。 而尊重和善待老年人 , 是一个良好社会应有的姿态 。 实现“老有所乐”、促进老年人社会融入 , 除了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之外 , 还可以依托社区发展兴趣类社团、用志愿服务点燃老年人、搭建公共事务参与平台 。 给予老年人更多支点 , 他们才会更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 (杨朝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