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瞭望 | 当城市拥抱童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四 )


1996年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共同发起儿童友好城市倡议 , 旨在推动全球各地更好地把儿童福祉融入社会发展和城市治理中 。 目前 , 全球有57个国家推行儿童友好城市倡议 , 参与的城市和社区达到3000多个 。
作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3个缔约国之一 , 中国多年来致力保护儿童权益 , 颁布和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 。 “十四五”规划中 , 儿童、少年、幼小、未成年人等关键词先后出现了50多次 , 并明确提出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 。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 , 要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和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工作 , 力争进一步推动社会各界形成儿童友好的共识与合力 。
从规划设计进入落地实施 , 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 , 从部门小组唱到城市大合唱 , 让城市更温暖、更包容、更能满足儿童的成长需求 , 让童心点亮城市 , 让城市展现出柔软的灵魂 , 已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共识 。
比如 , 长沙正在推进基于多规合一的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 明确提出将儿童权利作为城市发展核心要素纳入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 将儿童友好城市创建纳入各项规划 。 北京编制了交通、母婴室、学校、街道等多方面儿童友好设施和空间的相关标准规范 。 上海立足儿童视角 , 结合“五个新城”、乡村振兴等建设项目 , 联手多单位和社会力量打通服务儿童及其家庭家门口的“幸福一公里” 。 成都启动了儿童友好社区试点工作 , 推动儿童政策友好、文化友好等在社区落实落细……
如今 , 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 , 因儿童友好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 而真正做到坚持儿童优先发展 , 从儿童视角出发 , 以儿童需求为导向 , 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建设我们的城市 , 则需要政府、社会、儿童及家庭的协力推进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