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课内提质增效 课后丰富多彩

作业变少甚至没有 , 延长课后服务时间;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了 , 家庭关系和谐了……这是“双减”之后不少家长的感受——
开学快两个月 , 上海家长莫沫仍然感到“有点不可思议”:自家三年级的孩子每天放学后“没有任何家庭作业” , “据说都在学校做完了 , 回到家不用盯着作业 , 关系特别和谐” 。
“家长们现在见面问得最多的就是 , 你们学校减了吗?还有作业吗?”莫沫说 。
作业变少甚至没有 , 延长课后服务时间;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了 , 家庭关系和谐了……这是“双减”之后不少家长的感受 。 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主体 , 学校则采取了不少措施来保证“双减”切实解决家长学生的关切 , 让“教育回归学校主阵地” 。
校内“减负” , 学生和家长们最关注的就是“作业量”是否减少、课堂效率是否提高 。 为此 , 合肥师范附小积极开展作业与评价改革 。 由上至下 , 学校制定作业布置、批改的制度和要求 。 学校开展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的研修 , 邀请教研员来给老师们进行分学科的培训 , 把握不同知识板块在不同年段的作业设计策略;通过集体备课 , 同教研组制定出每一课作业计划 , 既缩短作业时间 , 又提高作业质量 。
智慧化的技术手段也在助力“双减”的落实 。 在江苏省丰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孙志刚看来 , “双减”的号召 , 并不是“一刀切”式的砍半 , 而在于向课堂要质量、向学习要效率 。 孙志刚认为 ,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 , 打造精准化教学 , “借助智慧课堂 , 不仅能助推‘双减’ , 还能实现‘双加’ 。 ”
通过智慧课堂平台 , 课前、课中、课后实现了有机融合 , 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 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共享 , “让学生学习更积极 , 让课堂45分钟得以充分利用” , 孙志刚认为 , 这是教学的“提质” 。
同时 , 依据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 , 通过记录学生日常练习及考试中的错题 , 形成数据反馈 , 让重点与盲区一目了然 , 教师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 针对典型错误分层讲解;针对每位学生的困难点不一问题 , 智慧课堂的个性化学习手册从多维度分析学生各学科能力 , 为其量身推送学习资源 , 定向纠错提升 , 开展变式练习 , 举一反三 , 使知识点掌握更牢靠 。 “有了突破的重点 , 学生当然不需要‘题海战术’ , 这是学习的‘增效’ 。 ”孙志刚说 。
除了作业量减少以外 , 为切实减轻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 , “双减”政策带来的另一个改变是课后服务的丰富多样 。
宁波市北仑区的新碶中学在七年级开展课后延时服务 , 在八九年级开设晚自习 。 学校校长乐纳红介绍 , 课后服务由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学科教师负责管理 , 以完成作业为主 , 不上新课 。 在完成作业时遇到困难 , 可由老师答疑 。 并且学校每天都会为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准备下午点心 , 为参加晚自习的学生提供晚餐 。
在北仑区长江中学 , 课后服务的形式更为丰富 。 一种是基本型 , 主要开展学生放学后的作业辅导 。 由班级语、数、英、科、社任课教师进班管理 , 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等项目 。 第二种是特色型 , 开展各类特色培训活动 。 学校结合办学特色 , 开展体育类、艺术类等发展学生兴趣特长社团 , 着力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 ,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课后服务 , 学生们的作业效率究竟如何?晚上6点多 , 结束了一天的学习 , 北仑区春晓实验学校802班的刘涵倍感轻松 。 以前在家里做作业 , 刘涵效率有点低 , 而在学校自习两个小时 , 他不仅完成了当天的作业 , 还留出时间预习了第二天的课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