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桶|北大考古与“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 二 )


文章图片

中美考古队1993年合影
自1993年8月起 , 中美联合考古队分别于1993年和1995年对仙人洞和临近的吊桶环遗址开展两次考古发掘工作 , 1999年又由中方独立开展了第三次发掘 。 这三次考古发掘均由严文明先生担任领队 , 北京大学李水城、张弛参加发掘 。 这几次发掘完整地揭示了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地层堆积 , 发现了大量的陶片、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遗物和兽骨、蚌壳等自然遗物 。 与六十年代的发掘不同 , 九十年代的这次发掘具有明确的学术目的 , 在探索“新石器革命”这个大课题的主旨之下 , 设定了多个子课题 , 力求解决地层堆积的年代序列 , 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变的历史进程 , 捕捉有关原始稻作农业的信息 , 早期陶器的制作技术 , 新旧石器时代之交石器制作特点和技术等世界性的重要课题 。

吊桶|北大考古与“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
文章图片

仙人洞遗址发掘场景

吊桶|北大考古与“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
文章图片

吊桶环遗址发掘场景
因此 , 九十年代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从一开始就制定了很高的原则和标准 , 除了田野考古人员之外 , 还邀请了古环境、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和年代学等领域的专家实地参与 。 无论在发掘过程中 , 还是田野工作结束后 , 始终坚持发掘与研究相结合 ,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理念 。 通过这些多学科协作的研究工作 , 从各个维度丰富了仙人洞与吊桶环的文化信息和内涵 , 也代表了当时考古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
根据对遗址的系统研究成果 , 距今25000年前后 , 当古人类开始在这里生活的时候 , 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宽阔的溶蚀洼地 , 古大源河蜿蜒其间 , 仙人洞前是广泛的河漫滩平原 。 随着末次冰期冰盛期的结束和气候变暖 , 降雨增多 , 古大源河水深加大 , 河流沉积物不断加积 , 河水可以间歇性地进入仙人洞 , 并给洞内带来大量的泥沙 。 人类应当是在低水位时进入洞穴居住 , 而高水位时洞穴被淹 , 人类则离开洞穴 。 如此反复 , 一直持续到距今9000年前后 。
仙人洞的洞厅便是古人最主要的活动空间 , 各个层位都发现了一定数量的烧火堆 , 其附近常常发现有动物骨骼遗存 , 可以推测古人当时便是在这些火堆周围肢解鹿类、野猪等动物并烧烤分享、敲骨吸髓 。 从出土动物骨骼的情况来看 , 古人的肉食种类和比例一直相对稳定 , 鹿科动物占消费数量的50-80% , 野猪占10%左右 , 其他动物所占比重都很小 。 遗址出土的石器组合也表明当时的食物资源获取方式以狩猎为主 , 特别是遗址的最早阶段 , 石器组合以利刃便携式的小型石器为主 , 其后才逐渐出现适合处理植物类资源的大中型石器如砍砸器等 , 并在晚期出现了穿孔重石、磨盘等磨制石器 。
当然 ,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最令世界瞩目的发现莫过于在遗址中发现了迄今为止东亚乃至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陶器 。 这里的历次发掘中 , 都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陶片 , 对其系统地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 , 这些陶器主要使用泥条圈筑的方法成型 , 再经过简单的修整和装饰 , 之后用露天篝火烧制而成 , 烧成温度较低 。 陶器的器形比较简单 , 早期可能只有直口的“U”形圜底罐一种 , 晚期开始出现有颈的鼓腹圜底罐和深腹钵 。 根据陶片表面的使用痕迹推测 , 晚期的两种陶器功能应当有所不同 , 前者可能为炊器 , 而后者则为盛器 。
然而 , 这些早期陶器的确切年代一直是摆在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难题 。 从1993年发掘开始 , 考古人员就十分重视年代样品的采集 , 并进行了大量的年代测试工作 , 此后这一研究一直持续进行 。 直到2009年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吴小红、张弛教授牵头 , 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哈佛大学再次合作 , 重新在仙人洞遗址的发掘剖面上采集了系列样品和堆积物的微结构分析样品 。 基于这次发掘所获得的系列样品 , 对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开展了更为系统的年代测定工作 , 研究成果表明仙人洞遗址早在距今 20000年就已经出现了陶器 , 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陶器 , 研究成果于2012年在国际知名期刊 Science上发表 , 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 并被评为“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