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出版社擅改童诗为什么不对?

10月22日 , 福建的游先生向媒体投诉称 , 天津人民出版社所出版的《孩子们的诗2》一书中 , 收录其女儿游若昕的17首原创诗作 , 然而其中6首遭出版社擅自修改 , 甚至被曲解诗意 。 《下笔如有鬼》本意是批判学生背诵满分作文的行为 , 但出版社却改成《下笔如有神》 , 一字之差变成了鼓励这种行为 。 另一首精髓在诗名的《白居易》被改成了《爸爸的白发》 , 被改了之后的诗 , 不能说没有道理 , 但也没了“内味儿” , 少了孩子的灵气 , 作者的个人特色也变得面目模糊起来 , 孩子当然委屈 。 无论是从大人的视角看也好 , 还是出版方的要求 , 未经作者授权同意下就资格擅自修改诗文内容和标题 , 就是出版社对于创作者的不尊重 。 除此之外 , “改”这一行为也会给孩子负反馈 。 要知道 , 成年人的各种已有的认知被“标准化”出来 , 成年人的思维和语言带着各种社会行为的“标准”的影子 , 而不能用这种“标准”来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 正是由于孩子的纯粹 , 才让属于孩子们的诗集散发不一样的光芒 , 虽然用词简单 , 却又触动人心 。 而作为大人的我们不妨用更加开放的心态看待孩子的天马行空和想象力 。

标准化|出版社擅改童诗为什么不对?
文章图片

【标准化|出版社擅改童诗为什么不对?】
标准化|出版社擅改童诗为什么不对?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