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1000字作文高中 活着的读后感高中1000字( 四 )


老黄牛陪伴着福贵度过他最孤单的一段生命的尽头,他说有想说的话就对它说,尽管它不会回应,但是它会倾听吧 。
文章最后一段话是“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 。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
【活着读后感1000字作文高中 活着的读后感高中1000字】都说看了《活着》更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确实,今天抽出去考察,两天半要完成三十家企业老总的考察,三十家企业里还有七八个在乡镇的,有可能周六都要加班考察,考察完还要回来写材料,但是居然可以从夹缝中感受到幸福感,零碎时间看书,中午能回家睡个午觉,抽了半个小时坚持打卡每日一画,还有可以抽出时间写个文章,其实哪怕每天忙碌,只要花一点点时间来感受生活,就还算是幸福的 。
开会的时候会拿着练字本练字,看起来大家都在认真记录,我似乎也在认真记录似得,晚风吹过,抬头看看天空,感受到那一瞬间的惬意,所以生活是自己的,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取决于心情,我想福贵也是一样吧,哪怕命运这样捉弄它,他还是活着,寻找老黄牛陪着他,而相比之下,我们就要幸运多了,我很满足了,快乐是基础,追求的是更快乐更幸福
活着的读后感高中1000字5
人世间每天上演的不是生离,就是死别 。也许年少时我们面对亲人的离世觉得痛苦万分,可是年老时那种悲痛早已经化为司空见惯的习以为常,而中间的这个过程我们只能选择活着,并且好好活着 。
余华先生曾说:“死亡不是失去生命,只是走出了时间 。”是的,人生何其短暂,谁又能活过时间呢?用这样来解释死亡可能也是给在世的人一点安慰吧!
读余华先生的作品时,我还尚小,约莫刚初中毕业,那时候就觉得《活着》这部作品就是一个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很同情故事里面的福贵,觉得这世上最悲惨的人也莫过于此 。
余华先生的作品吸引的读者,应该大部分都是80后,因为更加贴合那个时代背景,从而产生共情,当然还有我这种口味比较独特的90后,就喜欢他那种犀利的笔锋 。
余华先生是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谈及到先锋,可能有人要问了,什么是先锋文学呢?首先“先锋”一词,最初是源于军事用语,19世纪初始于法国_,后面转向文学艺术 。而“先锋文学”就是指那些反对传统文化,刻意违反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的文学 。余华先生在此文风上就颇有建树 。
都说了解一部作品,首要是先了解作者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 。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 。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
而《活着》这部作品也被中国影响力的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改编成了电影 。我是先看的电影后读到小说的,电影和小说相比,电影可能更加温暖一些,至少让人觉得有些盼头,而小说则显得更为残酷 。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加喜欢小说 。鲁迅先生曾说:“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在人眼前,毁灭给人看 。”因为生活永远不会像电影一样给你预设一个充满温暖的结局,它总是在平淡的日子冷不丁的给你一剂意外,让你猝不及防,真实并且感受真切 。


其实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所爱的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去,而你却要笑着活下去 。福贵的儿子有庆,觉得能救县长夫人是很有面子、很光荣的事情,于是他躺在了手术台上,开始觉得头晕,后面觉得越来越晕,到最后血被抽干,死在了手术台上 。不敢想象一个孩子最后死亡的归宿,竟然是献血被抽干,最后失血而亡 。当时看这一段时,真的不寒而栗 。
福贵的父亲,被前来讨要房契的龙二气死;福贵的母亲,生病死去;福贵的妻子,软骨病去世;儿子,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生病变成哑巴,在生产时大出血而亡;女婿,在做工时,被水泥板压死;外甥,因为太饿,被干豆子撑死 。谁能想到,经历了一切苦痛的人,上天却格外眷顾他的生命,让他活着,一直平平安安的活着 。
之前说这个故事我初中毕业就已经读过,去年的朋友的婆婆因癌症离世,我又拿出来读了一遍,愈发认同这样一句话:“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并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我告诉她,婆婆只是走出了时间而已 。但我并非局中人,也知道,去世的人虽得到了解脱,可是活着的人真的需要勇气 。因为她以后的日子都没了她最爱的人,最懂她的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