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减肥产品被禁止名单,微商减肥产品被禁止名单潮约?( 三 )


粗制滥造的药片变身国外“高端”绿色减肥产品
在进一步侦查中,警方发现像小红这样的“LA-cici”纤体糖果“ *** ”还有很多,销售 *** 遍及多个省份,随着侦查的逐步深入,一条制售假药的灰色“产业链”也随之浮出水面 。
今年27岁的张某是陕西汉中人,2015年8月,她注册成立“北京自然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汉中市开设有实体店,主要通过微商渠道销售美容、减肥产品,“LA-cici”纤体糖果正是该公司营销的“重点” 。为此,张某还专门聘请人员设计广告,开设微信公众号进行虚假宣传,声称其“纯天然”“减肥功效显著”,并通过其下家之一的漆某面向各地招揽“ *** ”进行销售 。
其实,这种所谓的“纤体糖果”并非是正规途径生产,更不是什么进口产品,而是由张某通过 *** ,分别从其“上家”陈某(广东东莞人)、尚某(湖北随州人)、何某(广东东莞人)等处购进的散装假冒减肥药片 。张某向他们提出红色心形糖果型减肥药压片的供货需求,在验证过所谓“疗效”后,便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供货关系 。此后,张某又通过 *** 联系了包装商李某(福建厦门人),由李某专门设计、生产糖果包装盒 。
在李某的包装车间里,原本粗制滥造的药片摇身一变,外包装上清新可人的水果图案和一行行英文标识,似乎印证了这是来自于国外的“高端”绿色减肥产品 。为掩人耳目,张某要求其“上家”直接将散装的减肥药片快递给李某,由李某包装完成后直接发往下级“ *** ”,自己并不直接经手 。为了便于管理,张某、漆某将各地 *** 集中起来建立微信群,在群内发布提供的宣传广告,集中讨论如何回复顾客关于“糖果”副作用的疑问 。仅今年3月以来,张某即通过李某包装对外销售假冒减肥药1.2万盒,共计36万颗 。
那么,这些“糖果”到底来自哪里?随着张某等人的到案,侦查人员顺藤摸瓜,先后将上家陈某、尚某、何某抓获归案 。经查,陈某、尚某供货的减肥药压片由郑某(在逃)生产,何某供货的部分则是由程某生产 。其中,犯罪嫌疑人程某生产假药的窝点竟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湾头镇一所公厕旁的平房里,环境阴暗潮湿,陈设杂乱 。侦查人员在现场搜出了大量的粉红色稀泥状原材料以及大批未包装的心形“糖果”成品 。据程某交代,她将买来的奶粉、果味粉等原料和成稀泥状后,加入“ *** ”进行搅拌,然后注入压片机成型,诱人的“糖果”便陆续生产出来 。
经层层“ *** ”,散装“糖果”价格翻了十几倍
办案中,检察官算了一笔账,程某以0.7元每颗的价格向何某提供散装“糖果”,经李某包装后,张某再以每盒50元(30颗)的价格向下家出售,经层层“ *** ”,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价格竟高达300元每盒,价格足足翻了十几倍,不可不谓暴利 。
检察官在讯问中注意到,在整条产业链上的每个人其实都知道这些“糖果”是假药,但为了赚钱,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上家向下家供货时都很保密,双方从不见面,甚至不知道对方手机号码,只通过微信等 *** 方式联系 。
“其实,生产‘糖果’的成本特别低,就算每片卖0.7元都有赚”,据程某供述,早在前几年她就因涉嫌制造假药,被黑龙江警方调查处理过,后来也尝试过做别的工作,但做假药这行来钱太快了,她禁不住诱惑,故伎重演 。
在销售期间,张某也曾接到一些顾客的投诉,说吃了“糖果”后,身体出现了种种不适 。了解一定医药知识的她猜出了“糖果”中可能含有“ *** ”成分,尽管知道是禁用药,她仍然抱着侥幸心理继续销售,甚至通过给“糖果”更换包装的方式,谎称产品升级,继续大卖特卖 。作为张某的直接下家,漆某在知道“糖果”含有禁用药时,也曾犹豫过,但想到自己试药时不良反应较轻,况且市场欢迎度很高,销售的利润也很可观,于是铤而走险,一错再错 。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