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里的中国犹太人

开封城里的中国犹太人
宋徽宗年间(1101-1125年) , 一批犹太移民经天竺(印度)迁徙到当时繁华的宋都东京(今开封市) , 他们向徽宗殷勤致意 , 并进贡了西洋布匹 。徽宗热情相待 , 并给予他们“归我仲夏 , 遵守祖风 , 留遗汴梁”的优厚待遇 。自此 , 这一支犹太人就定居中国 , 繁衍至今 , 史称“开封城里的中国犹太人” 。
【开封城里的中国犹太人】开封是当时中国犹太人的三大聚居地之一 , 是中国犹太社团的中心 , 犹太人在这里存留时间最长 , 留下的遗迹也最多 。当时 , 在开封的犹太人有70姓 , 约1000人 。教经胡同是开封犹太人一直居住的地方 。为纪念祖先雅各 , 犹太人宰杀牛羊时要先挑除脚筋 , 所以他们聚居的地方也被叫作“挑筋胡同” 。民国时期 , 地方政府以其名不雅为由 , 便改名为“教经胡同” 。
犹太人定居开封200年之后 , 金朝军队攻入中原 , 犹太人不愿随北宋王室南逃 。此时的开封几乎成为一座空城 , 100万人口只剩下5万 。犹太人此时在开封城内得到永久的安居地 。1163年 , 开封犹太人兴建起在中国的第一座犹太会堂 。随着犹太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 他们的宗教生活也正常进行 。他们保持本民族的宗教习规和传统风俗 , 实行族内通婚 , 遵守教规所包含的规定 , 一日3次对上帝礼拜 , 每月4次“会斋” , 即守安息日 , 一年7次“守戒” , 即过宗教节日 。
明代是开封犹太社团人丁兴旺的时代 , 发展成为一个最大的犹太社区 , 有73姓、500多家 , 约5000人 , 并建有专门的犹太墓地 。他们精通生意之道 , 又重视教育 。据史书上记载 , 在开封考取进士的犹太人就有20多位 , 当地大宗的商业更是少不了他们 。犹太人被汉民族同化也发生在这个时候 , 在中国儒教文化的熏陶下 , 开封犹太人中间的许多知识分子逐渐放弃对犹太教经典的学习 , 改读孔孟之书 , 循科举之路 , 出现了一批封官进俸的犹太名人 。随着这些人在中国各地宦游或经商 , 开封犹太人逐渐向全国各地流动 。由于他们与中国汉人自由平等共处 , 便逐渐接纳了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 , 同时逐渐放弃了本民族的习俗 , 加速了被同化的过程 。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 , 黄河决口淹没了开封城 。开封犹太人当中有200多家外迁 。洪水过后 , 返回开封重建家园的只有7个姓族 。他们力图恢复正常的犹太人生活 , 凑钱修复犹太会堂 , 重新修订《犹太圣经》 。
1850年 , 开封犹太社团的最后一个拉比(犹太教的职业神职人员)去世 , 却没有人能来接替 。随着拉比知识的逐步萎缩 , 年轻人的心已不再被信仰所吸引 。犹太会堂最后一次被洪水毁坏后便无人重修了 , 终于在1854年即清咸丰四年毁废 。此后 , 开封犹太人中的一部分人改信伊斯兰教 , 名曰“蓝帽回回” , 而更多的人在与当地人的通婚过程中被同化 , 犹太社区已不复存在 。到19世纪后半期 , 犹太人终以“蓝帽回回”的身份 , 加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
进入20世纪后 , 开封犹太人的外部特征进一步消失 。但其中一部分犹太人的后裔对自己的身份问题态度十分严肃 。他们在与中国其他民族相处时 , 仍然保持祖先的遗风 , 在屡次人口普查中 , 坚持认定自己是犹太人 。据统计 , 目前开封仍有犹太人后裔200多户 , 约1000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