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减负之后加什么?减负能否提质?减负之后的课堂教学该怎样实施?

“双减”文件出台后 , 不少学校、老师、家长都有困惑 。 减负之后 , 课程如何保证质量 , 怎么才能做到减负不减质 , 甚至提高质量?也许教育的“剩余物”之说能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 这句话流传甚广 , 虽然至今学术界对其出处仍有争议 , 但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教育一定要追求“剩余物” 。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 , 课堂教学没有“剩余物” , 学校教育就不可能有“剩余物” 。 因此 , 教育的“剩余物”最终要体现在课堂上 。
虽然“双减”文件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要求 , 但高中阶段学校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也不容忽视 。 高中能不能推进“减负提质”为目的的课堂革命?
追求“剩余物”的课堂革命
我们的实践表明 , 课堂教学的剩余物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 , 要引导学生发现学习意义 , 发现学科之美 , 感受学科之美 , 探索学科之美 , 要让学生愿意学这门学科 。
二是 , 要引导学生探索方法规律 。 题目不是老师给的 , 是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来的;概念不是老师教的 , 也是老师引导学生去总结出来的 。 按照已有知识 , 创造条件 , 架设桥梁 , 在解决特殊问题或解释特殊现象中 , 总结出初步的概念 , 然后用于一般情景 , 完善概念 。 在这个过程中 ,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 。
三是 , 要引导学生学会变化创造 , 题目要以少胜多 , 举一反三 , 实现一题通一类、一题串知识、一题纠失错 。
总之 , 课堂教学追求“剩余物” , 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含金量 , 提高教学质量 , 提高学业成就 。
减负提质刻不容缓 ,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课堂革命的根本出路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 精神负担过重、机械作业过多、外界压力过大 , 是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 , 这三个问题就像“三座大山”一样 , 压在中小学孩子们弱小的肩膀上 , 导致学生不想学习、不会学习 。
减负刻不容缓 。 那么 , 减负究竟能不能提高质量?我觉得 , 关键是要解决想学和会学的问题 。
想学问题的核心是动力问题 。 大家都知道内动力和外动力之说 , 外动力主要来自外界刺激 , 包括分数、排名、奖励、期望和压力等 , 目前的教育把外动力放大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 而学习的外动力越强 , 内动力就越小 , 反之亦然 。 如果教育去掉一些外动力 , 会不会激活内动力呢?从这个角度看 , 是不是能给减负提供一些思考?会学的问题本质上是学习策略和技术的问题 , 关键是要提高以思维力为核心的学习力 , 一旦掌握了学习力 , 也会促进内动力的提升 。 所以 , 想学和会学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
激发内动力主要有三个维度:
一是好奇心 。 幼儿园和小学低段时 , 孩子们没完没了地问问题 , 为什么到高中就没问题呢?原因就在于 ,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似乎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 , 而不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放大学生的好奇心 。
二是成就感 。 随着年级的增加 , 特別是到初中、高中后 , 由于片面强调课堂密度、知识容量 , 部分学生成绩始终难以提高 , 继而缺乏成就感 。 即便学习好的学生也会因为缺乏深度学习而成就感不高 。
三是创造性 。 我们的课堂上能不能给学生提供一种创造的可能 , 而非满堂灌和缺少变化的机械作业 。
如果这三个问题都解决了 , 想学的问题就应该容易解决 。
学习的超级动力在于相信学生
为什么说相信学生就能创造奇迹 , 产生学习的超级动力呢?因为思维决定一切 。 你的想法会影响你的行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