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楼|泸州携手西南医科大学 共建区域医药健康中心( 二 )


助“引凤”
专设亿元资金,助力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
人才支撑,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引擎,西南医科大学也不例外。
长期以来,泸州市委市政府秉承“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理念,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发展。2015年,泸州市为西南医科大学提供了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资助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引进与发展。
西南医科大学教授、博士以及博士后导师肖占刚就是以“引进人才团队”的方式,从香港中文大学来到西南医科大学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之一。
“我们团队凭借学校的基础研究平台——川南医学转化研究院的转化平台,全身心投入到细胞技术的临床应用上面来。与此同时,我们与泸州市农工党,市防癌中心、学校等合作,组织了多场科普活动,对学生、社区居民介绍全球前沿医学技术等。”肖占刚说。
2021年,泸州市委市政府再次决定,每年出资1000万元,连续5年,支持学校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部级专家人才,以及急需紧缺专业博士。
在助力科研方面,泸州也继续大手笔资助西南医科大学。今年,双方明确,将继续设立科技战略合作专项资金,自2021年起,连续5 年,每年支持 2000 万元。
大楼|泸州携手西南医科大学 共建区域医药健康中心
文章插图
西南医科大学城北校区北大门
连续投入大量资金的背后,是泸州市委市政府对这所70年老牌医学院校的重视。近年来,泸州市委市政府已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0亿元支持学校基础建设、人才引进、科学研究、环境打造等,为引才引智创造条件,形成了校地合作的泸州模式。与此同时,泸州市的“酒城人才新政”,西南医科大学引进人才均可享受。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西南医科大学也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作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中一项重点工作,多管齐下引才引智。
面对高层次人才的激烈“争夺战”,位于川南的西南医科大学探索出了一条“学术院长+特聘教授”的柔性引才道路。
例如,2017年,在省卫生主管部门的引荐下,德国籍知名专家塔奇曼教授全职受聘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担任中德妇科肿瘤病房主任、中德乳腺疾病综合医疗部主任。他把德国的卵巢癌、乳腺癌手术标准带到了泸州的手术室,吸引了周边地区乃至福建、上海等很多其他省份的患者专程赶到泸州诊治。指导妇科和乳腺外科开展工作两年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便获批成立“四川省妇科及乳腺疾病治疗中心”,这也标志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妇科、乳腺外科的专业技术已居全省领先地位。
柔性人才的引才,有如涓涓细流,为泸州发展注入新活力。2015年以来,西南医科大学已全职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近400人、自培博士近50人、在读博士150余人。截止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超过600人;拥有双聘院士、国家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头衔的高层次人才100余人次。
谋“共赢”
校地合作提档 共建区域医药健康中心
校地合作,结果是双赢。泸州帮学校成长,学校也以另一种方式回馈泸州。走近西南医科大学,能感受到一种厚重的使命感。这份使命感,让西南医科大学始终在关注社会、服务人民的进程中谋求学校的长远发展。
2019年,学校与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及泸州市龙驰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川南医学转化研究院,建设川南医学转化细胞库及制备中心,现已获授权细胞治疗相关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
今年6月,科技部、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结果,西南医科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这将帮助校地合作进一步走进‘深水区’,西南医科大学将为泸州市的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创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撑。”张春祥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