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楼|泸州携手西南医科大学 共建区域医药健康中心( 三 )


截至目前,园区已入园孵化企业达207家,聚集博士、教授等各类创业人才600余人,涉及临床医学、药学、中西医结合等多学科领域。
大楼|泸州携手西南医科大学 共建区域医药健康中心
文章插图
西南医科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到泸县医药产业园调研
科瑞德便是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之一。“近年来,借助学校的研发与人才资源,我们与学校合作建成厅市共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为创新驱动泸州现代医药产业、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支持。”科瑞德相关负责人曾德兵表示。
在泸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2015年,西南医科大学创业孵化园成为“泸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不仅如此,学校还成立了双创工作领导组,形成大学科技园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协作的大学生双创格局。
在推进创新创业的同时,西南医科大学还坚持政产学研用结合,积极服务泸州市地方经济社会。
近年来,学校依托教学资源、学科专业和人才技术等优势,服务泸州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承担泸州市民政局养老护理培训、口腔黏膜病规范化诊断和治疗,2017起,承担为期三年的泸州市基层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此外,学校积极为地方体育事业发展作贡献,十年来服务体育赛事80余项,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员、体育后备人才等体育人才1800余人,开放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锻炼达400万人次,弘扬了体育精神,促进了体育消费,扩大了城市影响力。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西南医科大学三所直属附属医院全力以赴,筑起了泸州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学校党委书记廖斌担任泸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及医疗组组长,成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市传染病医院,组成联合医疗队对确诊患者开展救治,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在守护泸州、四川的同时,学校及附属医院先后派遣142名医务人员奔赴湖北、北京以及埃塞俄比亚等抗疫一线。
为带动泸州医药事业的发展和良性循环,让基层百姓更好地享受优质医疗资源,西南医科大学依托三所附属医院,面向泸州四县三区,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为成员单位的学科建设、新技术开展、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流程优化、服务能力提升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为助力泸州建成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建设,西南医科大学加快推进西南医疗康健中心一期续建工程及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为川渝滇黔结合区域4000万人口健康保驾护航。
今年,双方又一次牵手,谋求更长远的“共赢”目标——建设川渝区域医药健康中心,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五地一中心”,即川渝医药人才培养高地、川渝医药高层次人才聚集地、川渝医药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高地、川渝医养结合高品质生活宜居示范地、川渝医药国际交流基地和川渝区域医疗中心。
双方将建立定期会商协调机制,确保双方议定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高效推进;按照“清单制+责任制”办法,对各自承担的事项及时转化为具体行动。
“接下来,西南医科大学将充分发挥人才、科研、医疗资源优势,聚焦建设区域医药健康中心目标,与泸州市委、市政府围绕共建事项,挂图作战,确保共建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助推泸州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廖斌说。(文/谢明雄张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