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县|苍南建县40周年丨40年时光机里的教育之变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普及十五年教育,从教育大县到教育强县,从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到创建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40年风雨沧桑,40年春华秋实。苍南县建县40年来,高度重视教育优先发展,始终坚持科教强县战略,把教育作为城市发展第一竞争力,教育事业发展在新旧更替和转化中实现一次次跨越与蜕变,走出一条优质均衡的教育发展之路。


建县|苍南建县40周年丨40年时光机里的教育之变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文章插图
苍南县以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县为抓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县拥有中小学114所,其中小学53所、初中44所、普高10所、完全中学1所、职高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143所;电大学院1所,老年大学1所。在校中小学生12.16万人,在园幼儿2.84万人。在编教职工7600余人。我县在2017年列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2019年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省示范学习型城市,2020年创成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县,并顺利获评全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示范县,2021年列入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试验区及全省大数据精准教学实验区。
建县|苍南建县40周年丨40年时光机里的教育之变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文章插图
“那时虽然也有小学,但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大多都在闲置的寺庙、祠堂等地方开展教学工作。”回忆起建县之初的办学条件,有着丰富教育工作经历的周功清感慨良多。他说,那时候教育基础薄弱是大家的共识,但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一间间阴暗破旧的学堂被拆除,一所所环境优美的学校拔地而起,彻底告别了“老、旧、破”,办学条件得到全方位提升,全县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观。
苍南县始终把满足群众优质教育的需求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财政投入,配置现代化的教学硬件设施,优化改善校园环境,推动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提质扩容,让校园成为苍南的一道道风景线。走进苍南县民族中学,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敞亮的校园,校园内还有图书馆、实验楼、风雨操场等一应俱全的各项配套建筑。同时,教室内还配备了多媒体设施、保护学生视力的可调节桌椅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这一幕幕都很难让人将该校与过去破旧、拥挤的教学环境联想起来。硬件提升的背后,是我县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与投入,苍南县民族中学在苍南县教育系统的帮助下朝着品牌化、精品化办学方向不断迈进,并不断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凸显少数民族特色,着力打造浙南地区民族学校“第一品牌”。2020年,苍南县政府批复在苍南县民族中学校址创办苍南县艺术中学,进一步增强学校办学影响力。而苍南县民族中学的改造提升,也正是全县各校办学条件全面提升的一个缩影。
建县|苍南建县40周年丨40年时光机里的教育之变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文章插图
多年来,苍南县还着力打造“教师教得精准,学生学得个性”的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有效促进全县各个学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数学集合曾是苍南中学学生林舒怡的薄弱知识点,而一学期后这却成为她得分的优势知识点。这种变化源自一本“私人订制”个性化错题本,她借此练习了大量错题题型,最终掌握了相关知识。而“林舒怡”们的得分秘诀,得益于苍南县的大数据精准教学工作。今年,苍南县成功入选省大数据精准教学实验区,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变革,踏出教育探索智慧变革之路重要一步。
此外,苍南县当前正不断推进县域智慧教育提升工程,全县现有苍南中学、灵溪中学(县三禾高中)等7所中学实施大数据精准教学应用,可通过采数据、读数据、用数据等技术,推动精准教学、统筹资源和科学管理,着力促进区域教育教学减负提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