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花百万留学回国月薪八千,他们自嘲为“海归废物”

看点 数据显示 , 2020年有意在国内发展的海归人才数量较2019年猛增33.9% , 但即便在国内 , 海归学子也不再像曾经那样吃香—— 在留学商品化的背景之下 , 他们成了被批量生产的对象 。 很多公司宁愿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本土学生 , 也不会接受印象中“爱玩、不靠谱”的留学生 。 与熟悉中国企业实习和招聘流程的本土学生不同 , 他们在国外多年 , 远离了国内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路径 , 很难适应国内的节奏 , 更难以调与自己梦想之间的矛盾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豹变(ID: baobiannews)
文丨陈晓妍 编丨Zemira
26岁的莉莉是法国一所知名美术学院的硕士毕业生 。
“薪资低 , 混不出名堂 。 ”回国后 , 莉莉独自在一座二线旅游城市工作 , 偶尔还要应付父母带来的压力:“快三十了 , 只有这点工资 , 以后怎么办?”
第一次在网上看见“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的豆瓣小组 , 莉莉突然找到一种归属感 ,“海归废物”小组被她当作情绪倾泻的出口 。

留学|花百万留学回国月薪八千,他们自嘲为“海归废物”
文章图片

莉莉的困境并非孤例:
2020年 , 大批留学生回到国内 , 将“ 海归就业竞争有多激烈”的词条顶上了热门话题 。
“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小组人数也随之猛涨 , 这里集聚着三万名留学归来的海归 , 吐槽失学失业、工作生活不尽如人意者占大多数 。
名校海归 , 这一彰显个人学识、学习能力 , 甚至家庭经济条件的身份 , 一旦遇到“废物”的标签 , 就会引来一部分“读书无用”的嘲讽 。
这不禁让人反思 , 在这些致力于成为精英 , 且具备相当条件的年轻人身上 ,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水土不服的海归们
26岁的刘梦是一名北漂媒体人 。
2020年回国求职时 , 刘梦出现了少有的困顿 , 30多封拒信占满了邮箱的页面 , 全都来自她意向的媒体公司 , 包括没什么名气的创业团队 。
失败从没来得这样密集过 , 在刘梦前二十多年里 , 读重点中学、上985高校 , 再到去“亚洲第一”的南洋理工大学留学 , 她一直是那个 “别人家的孩子” 。
刘梦最喜欢的是媒体行业 , 但这个行业看重经验 。 刘梦毕业后 , 在新加坡一家中文补习机构工作了一年 , 媒体的工作经验为零 。

留学|花百万留学回国月薪八千,他们自嘲为“海归废物”
文章图片

最后 , 只有一家媒体公司愿意给刘梦一个试用机会 , 补贴2400元 , 只有刘梦此前收入十分之一 。
为了省房租 , 她与另一位北漂女孩合租一间主卧 , 共享一张床 , 没有任何私人空间 。 客厅被分成两个隔断间 , 住着七个合租室友 。
实习结束后 , 她成为另一家媒体公司的正职员工 。每月七八千的工资不足以覆盖她的日常开支 , 连房租也需要家人补贴 。
有一次 , 她与有过英国留学经历的同事在一起吃饭 , 同事感慨地说:“我们其实都是靠家里养着 , 才让我们有一份稍微体面的工作 。 ”她突然想到网上的“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 , “海归废物”也第一次跟自己对上了号 。

留学|花百万留学回国月薪八千,他们自嘲为“海归废物”
文章图片

“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由三万多名海归组成 。 2020年 , 大批留学生回国 , 将“海归就业竞争有多激烈”的词条顶上了热门话题 。
智联招聘发布《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 ,2020年有意在国内发展的海归人才数量较2019年猛增33.9% , 增幅远高于2019年(5.3%)、2018年(4.3%)的同比增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