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观点丨倪闽景:学习的“代价”

学习能提升人的大脑质量从而促进生命更好地生存生活 , 学习也能给人带来愉悦和成就感 , 但是显然学习是有代价的 。 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30年前有过一个报告 , 讲到学生的学习代价 , 主要牵涉成本代价——要交学费 , 机会代价——比如因学习而丧失赚钱的机会 , 还有就是时间代价——生命的消耗 , 特别是学习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违背时 , 学习会演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 。 这些学习的代价显而易见 , 这里笔者想从学习的本质层面来谈学习的代价 。

信息|观点丨倪闽景:学习的“代价”
文章图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倪闽景
学习的大脑微观机理告诉我们 , 大脑不是一个容器 , 知识不是像加水一样加到大脑中的;大脑也不是一个电脑硬盘 , 通过控制磁性粒子的方向来记录字节 。 大脑是通过重塑大脑连接方式来记住知识的 , 同样的知识 , 不同的学习通道、不同的学习顺序、不同的学习环境 , 在大脑中的连接方式就会有差异 。
学习过程就是开发大脑、改造大脑的过程 , 在大脑里形成一个个神经回路的时候 , 就像在大脑里建设一条条高速公路 , 使我们在处理某个信息时更加迅速 , 反应更加精准 , 但是正如在生活中建设高速公路一样 , 高速公路建到哪里 , 那里的生态一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 , 我们的大脑在建成神经网络高速公路的时候 , 也会带来相类似的问题 , 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 我们不妨再来进一步探索大脑学习的奥秘 , 以便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学习的代价 。
【信息|观点丨倪闽景:学习的“代价”】和有些动物相比 , 人类挑选了一条十分艰苦的学习之路——几乎所有的知识都需要通过学习来获取 , 除了一些本能 , 比如吮吸母乳 。 甚至一些看上去是本能的行为 , 实际上也是后天习得的 , 比如人类的行走 。 在每一个孩子学会蹒跚跨出第一步的时候 , 总是父母最开心骄傲的时刻 。
有些动物却真的不需要学习 , 比如蜜蜂天生就会飞翔 , 天生就会筑非常精美的六边形巢穴 , 飞再远也可以通过内置的导航系统回到自己的巢穴 , 这从来没有其他蜜蜂教 。 织巢鸟天生就会衔草根和其他东西 , 构造出非常精美的鸟巢 , 并以此来吸引异性 。 园丁鸟更是会搭建像人类茅草屋一样的草窝 , 最绝的是还会用收集来的果品和花花绿绿的石子来美化家园 , 这竟然是天生的!

信息|观点丨倪闽景:学习的“代价”
文章图片

图 织巢鸟精美的挂巢

信息|观点丨倪闽景:学习的“代价”
文章图片

图 园丁鸟的家园
松鼠自己知道在秋天的时候要多采一些松果埋起来 , 以备冬天的时候食用——它怎么知道冬天将要来临?许许多多的例子都表明:知识是可以通过基因传递的 , 知识是可以从上一代直接遗传给下一代的 。
可是 , 每一个人出生的时候 , 大脑的神经元连接几乎为零 。 连我们看见东西 , 都是学会的 。 先是眼睛产生光感 , 在大脑中形成初始连接 , 在这基础上再形成明暗和色彩相关的连接 , 再逐渐形成线条、轮廓等连接 , 只有有了这些基础的连接 , 我们才能把外界看到东西在大脑中形成形象 。 可以说 , 我们看见东西 , 最主要的信息来自我们自己大脑 , 这是匪夷所思的事实 。 初生小猫的视觉在3-8周是发展关键期 , 科学家把刚出生的小猫的左眼睛缝起来 , 过了关键期后拆线 , 发现视觉皮质本来应该处理左眼睛送进来信息的地方没有发展 , 这只猫一辈子就成了“独眼龙” 。 这个实验说明猫看见东西也是“学”会的 , 虽然这个学习是自我学习 , 并不需要其他人来教 , 但是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 , 都需要外界的信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身体感觉来刺激神经系统 , 从而形成个体的知识 , 教师只是每个人外界信息的一个来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