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防止校外培训项目“打擦边球”,需要构建三大机制
作者:熊丙奇
教育部日前印发《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下文简称《指南》) , 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评价方式等维度 , 对培训项目进行综合考量 , 判定是学科类培训或非学科类培训 。
根据《指南》 , 如符合以下特征 , 即判定为学科类培训:一是培训目的以学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导向 , 主要为提升学科学习成绩服务;二是培训内容主要涉及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学习内容;三是培训方式重在进行学科知识讲解、听说读写算等学科能力训练 , 以预习、授课和巩固练习等为主要过程 , 以教师(包括虚拟者、人工智能等)讲授示范、互动等为主要形式;四是结果评价侧重甄别与选拔 , 以学生学习成绩、考试结果等作为主要评价依据 。
简单而言 , 围绕提分、应试而开展的培训项目 , 将会判定为学科类培训 , 按学科类培训进行监管 。 明晰对校外培训项目的鉴定 , 主要是为了防止一些机构“打擦边球” , 把学科类培训包装为非学科类培训 。 也传递明确的信息 , “双减”的治理目标是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 并不是反对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 。
对校外培训的性质进行科学鉴别 , 有三大机制很重要 。
其一 , 专家鉴别机制 。 推进“双减”后 , 有一些原来进行英语学科培训的机构 , 对学生进行“英文戏剧”培训 , 称采取戏剧表演方式 , 对学生进行素养教育 。 “英文戏剧”究竟是否属于学科培训 , 要看其培训的具体目标、内容和方式 , 如果是采取戏剧方式学习英语单词、语法 , 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和英语学科成绩 , 那就属于学科类培训 。
由于对同一问题的认知可能存在差异 , 学科知识和学科素养也存在模糊地带 , 因此 , 可能出现监管部门认为是学科培训 , 而机构坚持称是非学科培训的情况 。 要对培训性质进行科学鉴别 , 就需要成立专业的专家委员会 , 根据培训的内容、方式、机构对培训内容的宣传以及家长对培训效果的评价 , 来鉴别其性质 。 针对可能出现的把学科类培训包装为非学科培训的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科学素养培训 , 要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 , 坚持专业原则 , 进行科学鉴别 。
其二 , 机构自治机制 。 在“双减”意见实施以前 , 校外培训机构出现的诸多乱象 , 与行业缺乏自治、自律有关 , 一些“头部”机构为扩大规模、体量 , 搞恶性竞争、焦虑营销 , 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失控” 。 “双减”意见出台后 , 校外培训机构对继续运作“隐形”“变异”的学科类培训 , 不应再抱有幻想 。
“双减”对校外培训的治理目标 , 是让校外培训回到其应有的功能定位 , 因此 , 校外培训业应该明确自身的定位 , 制定行业自治规范 , 如此才能保障培训行业的健康发展 。 此外 , 开展非学科培训的机构 , 也要避免制造非学科培训的无序竞争以及“内卷” 。
其三 , 家长监督机制 。 家长的理性选择和监督 , 对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经营至关重要 。 机构开展违规培训之所以能有市场 , 是因为有些家长仍想让孩子参加培训、提高成绩 。 基于此 , 仅通过家长举报来治理违规培训是不够的 , 还要建立家长参与的监督机制 。
【教育部|防止校外培训项目“打擦边球”,需要构建三大机制】首先 , 应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 引导家长摆脱升学竞争焦虑 , 不再一味盯着分数 , 而是关心孩子身心健康;其次 , 应该进行学校办学改革 , 包括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 , 以及建立家长参与学校办学管理、监督的现代学校制度 , 满足家长的差异化教育需求 , 培育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 。 在这种情况下 , 家长对校外培训的需求才会减少 , 树立起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意识 。 (熊丙奇)
推荐阅读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中小学生|湖南规范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坚持凡编必审、凡用必审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
- 文化|教育部支持106所高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 教师|教育部通知:禁止高中提前“结课”,同时教师也迎来“好消息”
- 基准|四川各地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出炉
- 大学|教育部下达“3个新通知”,高中生难度或将提高,愁坏了许多父母
- 作文|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怎么收费?此地区给出答案,整体费用相对合理
- 非法|教育部:2022年持续打好双减攻坚落实战
- 研发|湖南规范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坚持凡编必审、凡用必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