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当秘书发展途径一般有哪些?关键取决于这两个因素?


秘书|当秘书发展途径一般有哪些?关键取决于这两个因素?
文章图片

在县一级 , 想提拔正科说难不难 , 说不难也难 。
有两类人不难
一是高学历人才 。 比如人才引进博士定向选调生 , 进入地方工作一年试用期转正后直接定二级主任科员 , 轻轻松松拿到正科级 。 下一步作为组织重点培养对象 , 很快就能转到正科实职岗位 , 进而提拔副处级领导 。 只不过博士定向选调生现在在科级很少安排到县级单位工作 , 多数提了副处才下去 , 要么就是直接在县里挂任县长助理等职务 , 下一步一步到位提副处 。
二是空降干部 。 从市直部门空降县直机关或乡镇 , 比如担任局长或乡镇长、书记 , 正科难度也不是很大 。 这种人有能力有背景 , 怎么走都不是事 。 只不过类似操作比较少见罢了 。
本地成长99%都很难
如果不是人才引进或空降 , 从本地提拔 , 想拿一个正科就不是简单一个“难”字能解释的了 。
县城的正科级干部分正科职和正科职级两种 。
正科职 , 即正科级领导职务 , 对应县直机关或乡镇三套班子主要领导等岗位 。 以一个30-50万人的县为例 , 县直部门(包括事业单位)的正科级领导大概在50-60人之间;乡镇假设12个 , 正科职36人 , 正科职总共100个上下 。 一个30-50万人口规模的县机关事业在编人员大概在3000-4000人左右 , 也就是说提拔正科职的比例在三十到四十分之一 , 也就是三四十个公务员或事业编才能出一个正科级领导 , 可以想见难度有多大 。 而如果以当地人口为基数计算 , 几千分之一 , 难度系数更是不知增加多少倍 。
相对来说 , 公务员职级并行后 , 正科级职级名额要多很多 。 正科级职级包括二级主任科员和一级主任科员两种 。 根据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 县级机关一至四级主任科员比例是60% , 其中一二级比例不超过一至四级主任科员总数的50% 。 目前公务员和事业编的比例大概在1:3-4左右 , 假设以上述一个县4000名公务员和事业编的总数来计算 , 那么一个县的公务员大概在800-1000左右 , 那么一至四级主任科员的名额数大概在400-500名上下 , 一二级主任科员的职数则在200个左右 , 相当于4-5个公务员争一个正科职级 , 比例大概在20%左右 。 难度同样不小 。 这还不算领导兼任职级、单位出缺职数未补等因素 , 加上这些主客观因素 , 晋升正科职级的比例可能不会超过10% 。
总结
结合县城实际 , 以及晋升正科需要的任职年限、工作实绩等条件 , 在县里一个本土干部想提拔正科难度可以说是相当得大 , 用很多人的话形容无异于祖坟冒青烟 。 如果不是能力超强、机缘够好 , 真心不是那么容易做到 。 当然 , 这从侧面也证明了一个正科级在县里的含金量 。 诚然 , 正科在整个行政体系里级别不算高 , 但在县里绝对是妥妥的“大官” , 其影响力和话语权不容小觑 。
领导秘书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取决于所跟领导的分量 。 不同分量的领导 , 其秘书进步空间差距是非常大的 。
【秘书|当秘书发展途径一般有哪些?关键取决于这两个因素?】最近八年 , 本地书记和市长都没换过(截止今年8月份前) , 他们相继都换了三任秘书 。 以他们三任秘书举例对比说明 。
书记第一任秘书 , 是从外地带过来的 , 来本地之前已经跟了他四年 , 从一个正科提拔为市委副秘书长 。 过来后直接对应给了副秘书长职务 , 跟了两年后放到城区干区长 , 后来又去了县里任书记 , 这次换届提了副厅 , 到外地一个地市担任常委、统战部长 。 接他的 , 是位定向选调生 , 跟了书记两年多后 , 被放到县里任常委组织部长 , 接着转任常务副县长、县长 , 现在已是县委书记 。 接他秘书工作的 , 是市委办的一位科长 , 去年7月提了市委督查绩效办副主任 , 以这个身份继续跟书记 , 在领导离开前的一个月 , 被书记放到县里干常务副区长 。 三个秘书 , 几乎都在短短三五年内实现了大跨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