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老张|卿云楼外的传说——复旦留学生往事 | 学生宿舍( 二 )


季塔连科
那时,中苏关系尚在蜜月期。学校对季塔连科很重视,专门拨出一套住房,作为他的“留学生宿舍”——在复旦历史上,这是个特例。季塔连科后来说:“复旦大学的条件很好,我被安排在一个有四个榻榻米的日式小房子里……”这个“日式小房子”,位于徐汇村(今复旦第二宿舍)27号,原为卢鹤绂先生寓所,卢家迁往第九宿舍后,这里就成了季塔连科的家。据复旦子弟李北宏先生回忆,他曾去过27号,“走进他家,第一感觉是屋子里陈设简单,不过出奇的干净。一幅列宁的画像挂在朝南的前屋,他的太太正在熨烫衣服。”(李北宏《回忆复旦季塔连科》)季塔连科的太太娜嘉,在华东纺织工学院(今东华大学)留学。他们一家,在徐汇村一住就是两年。
当年在复旦,少有外国人。季塔连科高眉深目、身材颀长,在校园里非常显眼,几乎人人都叫他“米沙”。他记得:“在毕业典礼上,校长陈望道教授宣布:‘1号毕业证书将颁发给一名外国留学生、一位苏联公民——米沙同志。’他们误把我的名字当成了姓。大会结束后我不得不作出解释,因为这样的证书对我是无效的。一周后,系主任胡曲园给我补发了姓为‘季塔连科’的毕业证。”(季塔连科、维诺格拉多夫《一生为中国而战》)

复旦有临时留学生宿舍,是在1965年。那年9月,根据外交部安排,复旦首次接收越南留学生,共计214名。学校腾出原学生宿舍4号楼,让越南留学生入住。4号楼位于校园东侧,靠近国定路,环境幽静,住宿条件也最好。秦湘老师曾担任过留学生的班主任,她告诉我:“4号楼每个房间里,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越南留学生的待遇,比中国学生好多了!他们的日常开销,都由我们承担。那时,孙保太先生任校办副主任,负责留学生管理,他工作非常细致、认真,大到服装定制,小到杯子式样,都要一一过问。”复旦4号楼,见证了中国人民节衣缩食、抗美援越的真情。
读史老张|卿云楼外的传说——复旦留学生往事 | 学生宿舍
文章插图
1966年越南留学生在复旦物理楼前合影
(孙晓刚供图)
一年以后,“文革”爆发,越南留学生陆续归国。临别时,他们抱头痛哭,依依不舍。不久前,孙晓刚校友赠我一册越南留学生影集,说是他父亲孙保太收到的留学生礼物。打开扉页,黑卡纸上粘贴着一行金色的中文字:“越中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岁!”一看就知道,那是越南留学生回国前,费时费力精心制作的。
越南留学生走后,4号楼回归为普通学生宿舍。1974年,复旦恢复招收留学生,至1978年,已达近40名。这些留学生,大多由西方国家公派。他们与中国学生一起,合住在4号楼。其中,有一位英国留学生,名叫迈克尔·兰克,中文名为阮迈可,他由英国文化交流协会派遣,于1975年到复旦研修汉语。留学期间,阮迈可酷爱研究上海老地图、老地名。他带着相机走出校园,用那时还很罕见的彩色胶卷捕捉上海瞬间:邯郸路上的有轨电车、福州路上的三山会馆、南京路上的样板戏电影宣传牌和黄浦江上的老帆船……这些风景,今天早已绝迹,却是上海城市变迁的写照。2005年,阮迈可将它们发布在社交媒体上,曾引起轰动。
读史老张|卿云楼外的传说——复旦留学生往事 | 学生宿舍
文章插图
复旦4号楼里的阮迈可
阮迈可在复旦留学时,就住在4号楼,他曾晒过一张宿舍照片:一只木质书架,书架上挂着热水袋,放着白色搪瓷茶缸;两张木质单人床,床上铺着草席,放着纸板箱;白色的墙上,钉着一幅有些年份的列宁画像……看得出,当年4号楼已经老旧,阮迈可们的留学生活,谈不上舒适,甚至有点寒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