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参民|广州20多所民校更名“脱钩”,未来民校还香吗?( 三 )


以此数据计算 , 广州义务教育民校学生占比约为29.3% 。 若以深圳的15%为参考 , 还有很大压减空间 。
民校必须发展特色
未来经过淘汰 , 能生存下来的民校 , 必将是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学校 。
吴颖民指出 , 公民同招之后 , 报名人数超过招生名额的民办学校电脑摇号派位 , 民校不能再“掐尖” , 很大程度上从卖方市场变为了买方市场 。
一位校长表示 , 未来能生存的民校是两种 , 一种是高质量的普通教育 , 另一种是个性非常突出、特色非常鲜明特色教育 。
吴颖民认为 , 未来民办学校面临生源选择性降低、多样性增加、同台比拼加剧的趋势 。 学校要做好两件事 , 一是分层走班、因材施教;二是打造特色 , 锻造优势 。 面对不再整齐的生源 , 民办学校必须打造质量和特色 , 吸引一些家庭愿意放弃免费的公办教育前来就读才能生存下去 , 因此民校必须提高师资待遇留住好老师 , 加大软硬件投入研发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
而另一方面 , 2017年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 , 禁设义务教育阶段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 强调民办学校的非营利性质 。
也就是说 , 对于投资民校的资本来说 , 不能赚钱的同时还要加大投入 , 自然会有一些资本主动退出 , 留下公益基金和真正有教育情怀的投资者 , 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 。
建议: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家长转变观念
对于家长来说 , 面对民校变局 , 需要清晰民校状况 , 转变教育观念 。
家长要明白 , 教育不是简单地满堂闷罐、回家刷题 。 目前 , 公办学校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资源、教育实践等方面 , 相对处于引领者和输出者地位 。 公办名校之所以是名校 , 是因为存在一套可参考借鉴的模式 , 有一些共享的资源 , 包括是教材教案、教学方法和办学理念等 , 以前民校有了名校的加持后 , 学校整体实力能保持在高水准 。 今后 , 民办学校要独立发展 , 重点在于打造区别于公校的教学特色 。 家 长要很明白 , 想给孩子怎样的教育 , 从而选择公校还是民校 。
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何勇建议 , 引导公众理性选择学校 , 应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 “改进结果评价 , 强化过程评价 , 探索增值评价 , 健全综合评价 。 如果能从学生入学及毕业情况、素质教育落实情况、全面发展情况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情况等多维度考核学校、老师、学生 , 且所有考核指标和结果公开、透明 , 全部向社会公布 , 让公众看到每个学校的教育能力、办学水平 , 不同孩子在不同学校获得的发展进步 , 让大家都理解接受‘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 家长自然能够理性选择 , 不再只盯着分数选择学校 。 ”何勇说 。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 , 民办学校数量压减 , 其原本承载的学生、老师如何妥善安置、接收?地方财政要加大投入 , 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自身教学特色 , 同时缩小公办校办学质量差距 , 消除薄弱校 。
来源: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作者: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蒋隽
编辑:邓豪杰
校对:束孟卿
审核:郑健龙
签发:郭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