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以每天都用吗( 三 )


【性
状】本品为白色乳膏 。
【适应症/功能主治】本品用于下列情况的皮层局部麻醉:
(1)针穿刺,如:置入导管或取血样本;
(2)浅层外科手术 。
【规格型号】10g(紫光)
【用法用量】用于皮肤:在皮肤表面涂上一层厚厚的乳膏,上盖密封敷膜,成人和1岁以上的儿童大约1.5g/10cm2,小手术大约2g,涂药时间至少1小时,最长5小时,大面积皮肤手术大约1.5~2g/10cm2,涂药时间至少2小时,最长5小时 。3~12月婴儿在16cm2面积的皮肤最多涂用2g的乳膏,涂药时间大约1小时 。生殖器粘膜:在粘膜涂本品5~10g,约5~10分钟,不需覆盖密封敷膜,即可开始手术 。
【不良反应】本品在应用部位可产生局部反应,以苍白、红斑(发红)和水肿较多见,这些反应多为短暂而且轻微 。
使用初期也可产生烧灼感或瘙痒感,但比较少见 。
对酰胺类局部 *** 的过敏反应(最严重的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很罕见 。
高剂量丙胺卡因可以导致血中高铁血红蛋白的水平增加 。
6复方利多卡因说明书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是能够渗透完整皮肤达到真皮层的浅表镇痛剂 。那么利多卡因软膏说明书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利多卡因说明书,希望对你有用!
利多卡因说明书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以每天都用吗】【药品名称】 利多卡因
【生产企业】 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还有2个药企生产该药]
【功效主治】 适用于因急性心肌梗塞、外科手术、洋地黄中毒及心脏导管等所致急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 。其次也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用其他抗惊厥药无效者及局部或椎管内麻醉 。还可以缓解耳鸣。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①肌内注射利多卡因,一次按体重 4.3mg/kg,60—90分钟后可重复一次;②静脉注射,按体重 1mg/kg(一般用 50—100mg)作为首次负荷量静注 2—3分钟,必要时每 5分钟后再重复注射 1—2次,一小时内更大量不超过 300mg;③静脉滴注,用负荷量后可继续以每分钟 1—4mg速度静滴维持;或以每分钟按体重 0.015—0.03mg/kg速度静脉滴注 。老年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肝血流量减少、肝或肾功能障碍时应减少用量,以每分钟0.5—1mg静滴 。极量:肌内或静脉注射 1小时内更大负荷量按体重 4.5mg/kg(或 300mg) 。更大维持量为每分钟 4mg 。对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5ml:100mg(2)20ml:400mg 。1、成人常用量①骶管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用量以 200mg(1.0%)为限;用于外科止痛可酌增至 200—250mg(1.0—1.5%) 。②硬脊膜外阻滞,胸腰段,250—300mg(1.5—2.0%) 。③浸润局麻或静注区域阻滞,50~200mg(0.25—0.5%) 。④外周神经阻滞,臂丛(单侧)250—300mg(1.5%);牙科,20—100mg(2.0%);肋间神经(每支),30mg(1.0%);宫颈旁浸润,左右侧各 100mg(0.5—1.0%);椎旁脊神经阻滞(每支),20—50mg(1.0%);yin部神经,左右侧各 100mg(0.5—1.0%) 。⑤交感神经节阻滞,颈星状神经 50mg(1.0%),腰 50—100mg(1.0%) 。⑥一次 ***,一般不要超过 200mg(4.0mg/kg),药液中加用肾上腺素用量可增至 200—250mg(6.0mg/kg) 。静注区域阻滞,极量 4mg/kg 。治疗用药静注,之一次初量 1mg/kg,极量 4mg/kg,成人静滴每分钟以 1mg为限 。反复多次给药,相距间隔时间不得短于 60分钟 。2、小儿常用量随个体而异,一次给药更高总量不得超过 4.0—4.5mg/kg,常用 0.25—0.5%溶液,特殊情况才用 1.0%溶液 。
【化学成分】 利多卡因,N-二乙氨基乙酰-2,6-二甲基苯胺)
【性 状】 白色结晶粉末 。
利多卡因软膏的适用人群
浅表皮肤(6mm以内)的各种外科手术 。针穿刺(腰穿、静脉穿刺、小儿各种疫苗、预防针、取血样本) 。医疗美容(美容注射、激光治疗、文身、文眉、文唇、毛发移植、金丝埋线) 。生殖器粘膜手术、镇痛(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腿部溃疡清创术处理前镇痛 。皮肤瘙痒、疱疹病毒神经痛的止痛、止痒 。
利多卡因软膏的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也不例外 。在应用部位可产生局部副作用,以苍白、红斑(发红)和水肿较多见,这些反应多为短暂而且轻微 。使用初期也可产生烧灼感或瘙痒感,但比较少见 。对酰胺类局部 *** 的过敏反应(最严重的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很罕见 。高剂量丙胺卡因可以导致血中高铁血红蛋白的水平增加 。要预防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副作用,患者需要注意:对酰胺类局部 *** 或对此产品中任何其它成份高度过敏者 。先天性或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