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当给娃报兴趣班都变成了竞争,妈妈们的焦虑该何去何从?( 三 )
因为这一时期 , 孩子的大脑是“生产过剩期” , 他们产生的细胞和连接远比成年之后实际需要的多 , 孩子大脑中有一种叫做“灰质”的物质 , 就是在孩子尝试新的体验、掌握新的技能或者知识时产生出来的 。
文章图片
说白了 , 教育培训机构会让家长们深信 , 当别人家长都在为孩子的大脑灰质的产生创造更多学习机会的时候 , 你选择不参加 , 或者散养 , 就是对孩子不负责 , 就是贻害后生 。
没人在道德层面谴责那些不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的家长 , 不过这些被裹挟着进入“育娃快车道”的家长们 , 会深刻的感受到输在起跑线上的压力 。
圆圆妈妈就是其中之一 , 她本来是散养的信奉者 , 后来仅仅因为周围孩子妈妈们的选择不同 , 她就动摇了 , 她反问自己 , 是差钱吗 , 缺钱难道不能省着花吗?
网上有篇帖子 , 说的是 , 自从有了娃 , 他妈就把原来的轻奢护肤品换成了平民大众品 , 把原有的爱打扮 , 每月必须买一套好看的衣服 , 改成了每个季度买一件衣服 。
当娃他妈为了省钱都看电子书时 , 却会眼睛都不眨的给孩子买正版纸质书 , 精美触感书 。
圆圆妈妈心想:别人家老母亲的心全都铺在孩子身上 , 我为啥不能为孩子再省省 , 多帮孩子产生灰质创造点条件呢?
于是 , 圆圆妈妈就像打了鸡血一样 , 为孩子报了价格昂贵的戏剧班 。
文章图片
焦虑的妈妈到底怎么办?
圆圆妈妈报班后的半年 , 她就后悔了 , 一方面 , 孩子由于参加兴趣班过多 , 连午休的时间都没有 , 经常是在车上或者饭点困得不行 , 迷糊一下就过去了 。
另一方面 , 孩子越是参加这种高端兴趣班 , 越是容易滋生攀比的心态和奢靡的风气 。
这个戏剧班何止是报班费那么简单 , 后面还有大量需要投入的道具费用、演出费用 , 甚至出国游费用 。
圆圆妈妈深感 , 上了贼船下不来了 。 而她自己的荷包已经入不敷出 , 趁着孩子感觉疲乏时 , 想个理由赶紧退班了 。
这大半年 , 资金投入了不少 , 孩子英语和演出方面确实比不参加时有改观 , 但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 , 但现实问题是 , 孩子不可能把所有兴趣都能发展成为特长 。
文章图片
孩子大约在青春期早期就会进入到所谓的兴趣发展“精确期” , 这一时期的孩子会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面有清晰的认识 , 并且会更加系统的选择发展某些优势 , 开始投入更多精力 , 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热情 。
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孩子大脑的黄金时期是5岁以前 , 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天赋可能就开始有所表现 , 比如音乐、体育、绘画、语言、数学等 。 据统计 , 音乐才能的出现在学前阶段会更明显 。
如3岁前男孩为22.4% , 女孩为31.5% 。
而18岁时 , 男孩仅为1.2% , 女孩为0.5% 。
因此 , 对于焦虑的妈妈而言 , 建议如下:
1、学习并非只有报班一种方式 , 激发孩子大脑发展也并非只有花钱一种方式 。 孩子的特殊才能和天赋虽然在5岁前的关键时期可能会表现的更明显 , 但拔苗助长绝不是最好的选择 。 家长应该结合家庭实际情况 , 为孩子的发展创造激发的机会 。
想想郑爽和李云迪的案例 , 你就会知道“并不是一开始对了 , 后面就全对”的道理 。
推荐阅读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考试|学生迎来重大消息,中小学或将面临大调整?资深职业人给出答案
- 疫情|给“宅”家的孩子上一堂“劳动课”
- 真相|教师工资真相:当老师,怎么就成了1100万年轻人争抢的“香饽饽”?
- 高中生|韩调查:韩国中学生最想当老师
- 高中物理|评上副高之后,优秀名额都让给别人了,教师:我也10多年不优秀了
- 作文|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怎么收费?此地区给出答案,整体费用相对合理
- 人教社|躺着也中枪?家长质疑小学课本当中的“吴亦凡”,人教社已回应
- 教师|震旦学院的女教师因不当言论被开除,却生活得更风光,你怎么看?
- 考试|北大妈妈坦言,为帮助女儿“代写作业”,硬生生练会小学生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