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看化验单配中药方算中医吗?是否两鬓斑白才算业有所成?

日前 , 教育部在答复全国政协《关于中医院校举办以师承教育为主的“高徒班”的提案》中介绍 , 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 , 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师承班 , 支持中医药院校推进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 为我国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
当前 ,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开设中医诊疗机构 , 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医院甚至中医院的中医特色并不是非常明显 , 究其原因 , 主要问题还在于缺少好中医 。 优秀中医人才培养难 , 难就难在中医原创思维不易形成、历代经典难以活化、基本技能不易掌握、方药性效难以体悟……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 薪火相传的路上 , 这些问题需引起关注 。
看化验单配中药方算中医吗
采访人员: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 , 更加强调整体观 , 需要博学且专精 。 当前我国中医药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如何切实有效传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精华和医德医术 , 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特别是基层人才?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博学、专精都是人才的标志 , 更是优秀人才的基本标志 。 相对而言 , 中医药学作为凝结着深厚哲学智慧的系统科学 , 确实要求研习者更好地兼具博学与专精 。 孙思邈认为 , 一个好的医者必须“博及医源 , 精勤不倦” , 方可为“苍生大医” 。 博才能通达、通透 , 才能更为全面、更为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生命、认识疾病 。 精在于对中医思维能力、诊疗理论、实践技能的精研 , 在学术研究或临床能力上有专长 。 博与精是人才成长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
首届岐黄学者、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伟:目前 , 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仍然不平衡 , 有些县乡镇中医水平相对较低 。 看个化验单 , 配个中药方 , 不是真正的中医 。 从整个大健康产业来看 , 中医药人才总量也远远不够 。 从机构保障的角度 , 需要政府主导把中医的机构和平台建设好;从基层人才充实的角度 , 可以通过定向委托培养或者三甲医院医疗技术对基层的辐射、下沉、联动等长效机制来实现;从人才教育方面 , 高校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中西医融合教学课程体系、专业设置等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 特别是在与临床需求结合方面需要积极探索 。
熬到两鬓斑白才算业有所成吗
采访人员:中国人对“老中医”有特别的敬意 , 国家评选“国医大师”也将从医年龄55年作为基本条件之一 。 正如人们常说的 , “中医越老越吃香” 。 对于年轻中医来说 , 熬到两鬓斑白才算业有所成吗?年轻中医学子如何在临床实践中提升医技?
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程纯:“中医越老越吃香”这一说法 , 一定程度强调了临床经验、生命体验、人生体悟、把握气化病机、熟习方药之性的重要性 。 所谓“医不三世 , 不服其药” , 说的也是一样的道理 。 其实 , 临床上遣方用药的精准效验 , 说到底是对疾病的认知无限接近于疾病的本质 , 这固然需要经验 , 但更需要基于深厚中医文化的悟性和修为 , 年轻中医在此基础上多读经典、反复临床 , 多学科交叉借鉴、研习现代医药学和生命科学、技术 , 就一定能提高中医临床技能 。
【教育部|看化验单配中药方算中医吗?是否两鬓斑白才算业有所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