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英文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三 )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
适用地区: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加蕴味无穷 。
习俗:
守岁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吃香肠,腊肉 看春晚(近年来才有)
2、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二月二,南方为“社日”,北方为“龙抬头”节)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 。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
节日习俗:
恭祭华胥氏过“龙头节”,充满了崇拜龙的思想观念,以为龙治水行雨,决定庄稼丰歉,万万得罪不可 。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 。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 。俗话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所以大人小孩多在这天剃头理发,意思是剃“龙头”,以显尊贵、图吉利 。妇女忌做针线怕“扎瞎了龙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
其实,“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一说实为讹传,其中的“死舅”其实是“思旧”的变音,这种说法的起因也与沈阳有关 。清朝成立后,当时不少 *** 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敢公开与清朝 *** 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并一直流传下来 。
北方地区习俗------引龙、除虫、薰虫、剃龙头(理发剃头)、食俗、嫁女住春、禁忌(忌动针线、忌担水、忌洗衣、忌磨面)
南方地区习俗------祭社(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 。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 。有人说,过春节大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就开始干活过日子了 。也有在二月二这天吃搅团的,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 。有几句讽刺懒婆娘的民谣说:“过了正月二十三,懒婆娘愁得没处钻 。又想上了天,没鞋穿;又想钻了地,没铧尖;又想上了吊,丢不下二月二那顿油搅团 。”当地还有在这天炒豆子的习俗,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 。”有人还在附近的药王庙里烧香叩头,祈保平安 。
地方风俗:山东滕州聊城一带二月二这天男性都要理发,龙抬头这天理发希望一年好运 。滕州 青岛地区吃棋子和炒豆,象征着“金豆开花” 。
炒玉米:传说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 。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 。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 。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
节日传说:
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 。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 。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 。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传说有误,武则天是唐朝时期人物,玉米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那时哪里来玉米种子?)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
3、元宵节
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之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 。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 。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