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德国文化学者:提高大学生理解艺术的能力对促进文化传承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特约采访人员 田 秋 青 木 环球时报采访人员 张雪婷】中小学普及艺术课 , 突出的是素质教育的全面培养 。 而到了大学 , 是否还有必要在专业课以外 , 继续进行“美育”?这是最近在网上热门的一个话题 , 不少大学毕业已经工作的网民表示 , 在大学里有幸选修专业课以外的文学、艺术课等 , 不是简单增添了一门学问或者是纯粹地陶冶情操 , 更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 一些欧美高校同样很注重年轻人的“审美”培养 , 有专家认为 , 通过美育 , 除了让学生们能对“美”有“感觉” , 对文化传承和思想的传播也有着重要意义 。

艺术|德国文化学者:提高大学生理解艺术的能力对促进文化传承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图片

对美的鉴赏融入方方面面
“在空闲的周末 , 你更愿意选择去博物馆看画展 , 还是去夜店和朋友喝酒 , 这里面就有着本质差别 。 ”在和《环球时报》采访人员交流时 , 在意大利读本科、研究生就读于美国东海岸某高校的小敏(化名)这样说 。 没有什么艺术基础的小敏刚上大学时 , 想着既然花了学费钱 , 就一门心思上好专业课 , 对古典绘画和音乐也毫无兴趣 。 “大一学业负担不那么重 , 当时学校强调全科学习 , 就有高年级同学推荐 , 可以去修艺术学院的课或者听听讲座 。 ”在头一两次讲座 , 小敏称一直在犯困 , 完全听不懂 , 内容大致是讲一些古典油画的背景故事和创作手法 。 “我当时毫无兴趣 , 只是因为陪着一个喜欢美术的同学 , 才一起去 。 ”
小敏态度上出现转机是放假回国后和家里人聊天时 , 她对自己的留学生活侃侃而谈 , 不经意地提起在油画讲座上学到的一点点知识 , 得到亲戚的赞赏 。 “实话说 , 当时主要是有一种自负的心理” , 小敏笑着回忆称 , “但我突然就觉得 , 不应该天天只盯着手机看搞笑视频 , 应该去了解更多(艺术知识) , 以后就更有向我爸妈炫耀的资本了” 。 回到学校后 , 她开始自主地去听讲座 , 偶尔有空也去一些对学生有优惠的博物馆 , 而这个习惯一直维持到她毕业赴美读研 。
如今已经研究生毕业6年、回国在金融行业工作的小敏 , 依然会在工作不太繁忙的时候去景点拍拍照 , 或是去各类博物馆看看最新的展览 。 “我得到的不仅是讲座里的那些知识 , 比如我后来在意大利 , 就能大致根据一些建筑的装潢了解它的历史 。 现在甚至在工作中做幻灯片 , 我都会考虑一下画面的布局平衡和配色 。 ”现在 , 如今的兴趣已经超出油画本身 , 拓展到建筑、文学和历史;至于古典音乐 , 她笑称“门槛稍微高一点 , 还在摸索” 。 小敏最想感谢的就是当时拉她一起去听讲座的同学 , “我也会告诉周围以及低年级的新生 , 无论自己最初有没有兴趣 , 一定要选一门培养审美修养的课程” 。
一张认识新城市的门票
欧洲大学生的审美教育突出自觉性 , 培养“审美意识”和“专业技能”平行进行 。 德国文化学者佩特兰德尔对《环球时报》采访人员说 , 提高大学生理解艺术的能力、感受美 , 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 对促进文化传承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 “这也是欧洲软实力的一部分 。 ”
欧洲大学设有各种审美教育课程 。 即使非艺术生 , 也可通过各种各样的音乐、美术、文学、艺术评论等必修或选修课 。 就读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陈同学对采访人员表示 , 自己学的专业是信息技术 , 但他的专业也有艺术方面的学分 , 主要是应用到程序设计中 。 这些美术、音乐课 , 让他受益匪浅 , 不仅对他的专业很有帮助 , 也陶冶了性情 。 现在 , 他还成了古典音乐爱好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