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教杂说”之五十:《绝不能吃亏》

标签:
分类: 幼教杂说
分类: 幼教杂说
《绝不能吃亏》
【幼儿园|“幼教杂说”之五十:《绝不能吃亏》】赵忠心
幼儿园小班乱成一锅粥
据报道 , 一所幼儿园的小班 , 在新学期安排的第一节集体活动课是 , 让孩子们玩玩具 。 老师把装玩具的箱子搬到活动室以后 , 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 , 今天我们玩玩具 , 好吗?”“好——”小朋友们齐声回答 。
老师继续提出要求:“小朋友们 , 等一会儿 , 大家按照先后顺序 , 一个人一个人地到前边来取玩具 。 每人只取一个玩具 , 记住了吗?”“记住了——”孩子们大声说 。
谁知 , 孩子们嘹亮的“记住了”的话音还没落 , 全班三十个孩子 , 就一窝蜂似地争先恐后地上前去抢玩具 。 尽管孩子们的家里都有许多许多好玩的玩具 , 但在孩子们的心里 , 总认为别人家的东西是好的 , 别人家的玩具一定是很好玩的 。
那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玩具 , 对孩子们可以说是“挡不住的诱惑” 。 刚才老师的要求全都当成耳旁风 , 有的孩子一下子拿了好几个 。 剩下的玩具没有什么好玩的了 , 后边的孩子没有拿到 , 上手就夺 , 拿到几个玩具的孩子就紧紧抱着不放 。 孩子们扭成一团 , 玩具也散落了一地 。
出现这种局面 , 是老师始料未及的 。 老师一个劲儿地大声说:“小朋友们 , 不要抢 , 不要抢!”但孩子们似乎什么都没有听见 , 继续玩命地争抢 。 当时 , 竟然有十多对孩子 , 为了争夺玩具双方僵持着 , 四目怒视 , 各不相让 。
有的小孩子为争抢自己喜爱的玩具 , 甚至对其他小朋友玩起了“全活”——连推带打、又踢又抓等 。 有哭的 , 有闹的 , 哭声吵闹声交织在一起 , 活动室一下子就乱成了一锅粥 。
家长的训示:“谁要打你 , 你就更厉害地打回去!”
更使在场老师惊讶的是 , 当一个小女孩的玩具被一个小男孩硬抢走时 , 那小女孩毫不示弱 , 竟然上手就“啪”地一声 , 给了那个小男孩一个干脆、响亮的耳光!把老师吓了一跳 。
当老师赶紧把那个小女孩叫到旁边 , 低声但很严肃地问她为什么打小朋友时 , 她竟然振振有辞 , 理直气壮地说:
“我妈妈说了 , 谁要欺负我 , 就让我打他 , 可不能吃亏!”
听了孩子这样一番辩解 , 老师一脸无奈 , 只能苦笑 , 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
据幼儿园小班老师反映 , 现在的家长和过去的家长可不一样 。 过去 , 家长教育孩子都是说遇事要互相谦让 , 不要挣抢 , 让着小朋友的乖 , 是好孩子 。
现在可好 , 九成以上的新生家长 , 都曾经直接明示或者暗示过孩子:“该争的时候要争 , 该抢的时候要抢 , 不要怯阵 。 不争不抢就要吃亏 。 ”甚至指使说:“遇到有人打你 , 你就要更厉害地打回去!不要手软!”
坦率地说 , 我是不赞成这样教育孩子的 。
小孩子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 , 这是为将来进入社会 , 参与社会生活的“演习” , 幼儿园应当是个“演习场” 。 要与别人和谐相处 , 没有谦让的品格是不能被社会所接纳的 。
家长明示“不能吃亏”、“不要手软”的原因分析
有的家长给孩子灌输“不能吃亏”、“不要手软”的意识 , 这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
第一 ,跟年轻父母的“身份”和经历有直接关系 。 现在的学龄前儿童家长身上 , 有两个令人瞩目的标签:一个是“八0后” , 一个是“独一代” 。 基本上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 , 绝大多数是第一代独生子女 。 出生在特殊年代 , 具有特殊的身份 , 是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 , 身上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 他们出生在盛世 , 很早就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受教育年限多 , 文化程度高 , 思想解放不保守 , 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 但没有经历过风雨 , 对己对人没有承担过责任 , 社会责任意识差 , 心理年龄年实际年龄不相符 。 他们成长的年代 , 陈旧的道德传统被打破 , 新的道德思想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 他们对传统美德并不很了解 , 盲目地全盘否定 , 道德思想状况比较混乱 。 他们是家里“绝无仅有”的一棵“独苗” , 没有兄弟姐妹 , 没有共处、合作 , 谦让、友爱、团结、互助的经历 。 在家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 , 是在“被关注”、“被呵护”、“被恭维”中长大的 , 自我中心意识突出 , 眼里没有别人 , 只有自己 。 当他们做了父母以后 , 面对宝贝似的“独二代” , 他们自身的经历和道德修养状况 , 不能不影响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养态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