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潍坊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 )


一是培养“立地”“本土化”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和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服务。地方(县办)高校的发展,必须针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形成各自特色,更好地促进本地区的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立地”“本土化”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说当地话、办当地事”,这样更便于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群众诉求、和老百姓没有距离感,便于快速融入村庄(社区)和乡镇社工站建设,利于打开局面。
二是培养“顶天”的研究型社会治理专业人才。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不仅要培养“立地”式服务基层的应用型人才队伍,更要培养一批会理论、懂管理、会督导、善科研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顶天”人才。
潍坊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紧紧依靠地方农业特色大力发展“立地”型社工专业人才的同时,依托师资力量和社会资源大力培养专业理论人才,其中2017级社会工作专业于传瑞同学撰写的论文《社会工作介入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控辍保学研究》被评为“第十一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四届MSW研究生论坛”三等奖、张新民教授、杨春燕老师撰写的服务案例《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帮扶残疾青年实现就业创业》被北师大社会工作学院收录为优秀案例,社工中国网先后报道我校学科建设及专业服务10多次。
“立地”+“顶天”两者结合,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遵循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伦理,拥有人文情怀会微笑,能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又能把论文和科研“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反哺实务实践。
“三圈”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立体化人才培养圈团队
潍坊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如今已经打造了一只多元化的师资团队,各方师资力量结合,师资也呈现着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是立足学校和专业师资,强化理论教学,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储备。
二是依托县域高校特色优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社区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社会资源,聘请全国社工领军人才、齐鲁和谐使者、高级社工师为社会工作专业兼职教授,“把课堂搬进社区”、“双师型人才请进课堂”等把理论知识与实务进行融合,在实践中提升理论水平。
三是积极联系政府部门,尤其是民政、妇联、老龄、残联等从政策层面与时俱进,分别与潍坊市民政局、莒南县民政局、寿光市民政局、寿光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及时将理论、实务与政府政策执行倡导相结合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人才培养|潍坊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四证”社工理论能力:给学生“适合的教育”
潍坊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落脚点,注重打造学生实战技能,通过“以考促学”、“以赛促学”“以写促学”等方式,从大一开始相关导师就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适合的教育”。根据学生实际,通过大学四年理论+实务学习锻炼能够获得“四证”即毕业证、学位证、助理社会工作师证、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为同学们及时就业、高质量就业、提升学历层次等增加砝码。
“五能”社工实务技巧,做接地气的社工人才
能写标准化社工文书、能画社会生态系统图、能设计服务方案、能写服务案例、能做相关研究课题,这是潍坊科技学院对一个合格毕业生的要求。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除了掌握“四证”理论能力外,还要具备“五能”社工实务技巧。在开展个案、小组、社区活动项目时要能快速书写标准化社工文书;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能根据所获取的资料利用生态系统理论等画出服务对象的社会生态系统图;在为服务对象提升社会适应,提高服务对象幸福感、获得感时能为服务对象量身设计有针对性的增能或赋权方案;在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提升地方社会治理效能时能用社会发展理论、社会策划模式等相关理论分析并写出完整服务案例、在进行田野调查或走访入户时能运用实地研究、实验研究等具体方法开展研究,对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定量、定性统计分析并撰写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或论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