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筒|哈铁“红话筒”:传播百年党史好声音( 二 )



话筒|哈铁“红话筒”:传播百年党史好声音
文章图片

哈铁红色教育基地研学活动 。 哈铁 供图
此外 , 赵铮慧与团队结合教学发展方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不断创新 。 开发沉浸式教学课堂、编排党史情景剧、录制视频用于新媒体传播、开展线上网络培训 , 先后开发了党史微课四大系列47讲 , 包括党史系列微课、红色家书系列微课、党史情景剧、沉浸式课堂、党史人物系列、党史事件系列和中国精神、哈铁精神系列课程 。 与省内20余所中小学开展公益性研学活动 , 2800余名中小学生受益 。 创作的党史微课先后被学习强国、人民铁道媒体转载 , 累计阅读量达到10万余次 。
在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 , “红话筒”工作室将创新目标聚焦到如何让党史故事活起来 , 他们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现场互动的“沉浸式课堂” , 以鲜活生动地教授方式 , 得到了广大学员的欢迎 。
一个家庭 , 12个兄弟姐妹
红话筒工作室的12名成员 , 家都在哈尔滨、牡丹江等地 , 距离一面坡都有200来公里的路程 , 平时大家都要“打火车”上下班 , 有人戏称在这里工作有“五难” , 未婚交友难 , 恋爱约会难 , 结婚生子难 , 生病就医难 , 照顾老人难 , 有时赶上培训任务重 , 甚至要连续一两个月住在基地 。
29岁的培训员赵立雪 , 已经怀孕6月 , 一直坚持在党史馆讲解 , 大家对她很担心 , 可她却笑着说 , “我每次讲课时 , 都感觉到宝宝在动 , 这样的胎教很有意义 。 ”
对刘闻轩、张馨月、孙靖仪、付饶等这些讲解员来说每天走步要多达2、3万多步 , 加上走馆备课 , 平均每年每人展馆教学走的步数多达一百万步以上 。
12个年轻人 , 为同一个梦想守在静寂的小镇 , 相聚的时间甚至比家人要多 , 所以他们也成了家人 , 有时忙得错过饭点 , 回来看到办公桌上放着一盒热腾腾的饭菜;疫情期间通勤防疫风险增大 , 总有人主动站出来多承担值班任务;遇到家有急事时 , 男老师们总是站出来 , 义务替班……
融洽的工作环境让基地更像是一个家 , 每个人都愿意为这个大家庭出一份力 , 除了本职工作外 , 宋涛兼职安全员 , 登高上梯转地沟是常事 。 王海亮兼职管理员 , 结算采买工作处理井井有条 。 武巍当起了基地技术员 , 承担基地教学电子设备管理养护任务 , 音响 , 屏幕等设备维修样样精通 。
“咱们培训别人要爱岗如家 , 咱们自己更得以身作则 。 ”王海亮笑着说 。
一面旗帜 , 6万点星火
今年11月 , 加格达奇车务段召开了一场“在岗一分钟 , 负责六十秒”的运转二班精神现场教学 , 担任主讲员的是客运员刘圣卓 , 生动地讲解得到现场观众的认可 , 而他只是哈铁一面坡红色教育基地培养的100余名基层储备讲解员的一个缩影 。
在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的人才培养计划里 , 对挂职讲解员、储备讲解员有专项培训计划 , 让哈铁的近6万名党员 , 人人都能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宣讲员和传播者 。

话筒|哈铁“红话筒”:传播百年党史好声音
文章图片

青马讲师开展党史宣传 。 哈铁 供图
在集团公司组织部、团委的支持下 , “红话筒”工作室承担储备讲解员的培养任务 , 在基层选拔优秀青年职工来基地挂职学习 , 学习现场讲解、参与课程开发、掌握党史知识、提升宣讲素质 , 目前已经培养基层讲解员百余人 。 2020年一面坡红色教育基地被全国铁道共青团委授予“铁路青马学校” , “红话筒”作为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主力军 , 先后为全局培养青马讲师130余人 。 在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党史学习教育的宣讲中 , 他们成为传播党史精神的点点星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