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导|厉害!90后学霸已是博导,常被误认为是师姐

02:57 是学霸、是博导
还是--
“90后”
得益于华中科技大学
更加科学、灵活的人才评价体系
“90后”博士生导师
在校园里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
其中一位代表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玥
在学业、教学、科研领域发出耀眼的光芒
书写着别样的追光之旅

博导|厉害!90后学霸已是博导,常被误认为是师姐
文章插图

她是学霸
留学时获评最优秀毕业生
胡玥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今年31岁。走在校园里,胡玥青春活泼的面孔和人们想象中的理工科科研工作者似乎不太一样,她也经常被学生误认为是师姐。
胡玥对科研的兴趣启蒙于外公。她的外公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浙江大学,一直从事化工相关工作。儿时,胡玥常常会去外公的实验室,看着五颜六色的瓶瓶罐罐,在外公的操作下变成各样的颜色,逐渐萌生了化学兴趣。
有了学习的热情,胡玥从小成绩都很优秀。2008年,她怀揣着对化学的热爱,以高考湖北省理科前800名的好成绩,选择了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
大二时,胡玥在田禾院士和花建丽教授的支持下,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
初入科研道路,胡玥铆足了劲。平日课程她都选在周一到周四,剩余的三天时间赶到另外一个校区做实验。从分子设计到电池制备的过程中,合成有机分子是最辛苦的一步。为了得到几毫克的目标产物,她要查阅大量的文献,不断进行尝试,寻找最优的合成路径。之后将合成的新材料制备成太阳能电池器件,观察电池的性能。
胡玥回忆:“那时候老师和学长学姐们都很支持我们,一直给予鼓励,我收获了开心和快乐,第一次感受到科研的魅力,也是从那时候爱上了科研。”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努力,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级优秀项目奖,并且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获全国二等奖。
大四,胡玥前往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交换,以年级第一的成绩拿到了公派留学奖学金,直博到爱丁堡大学的NeilRobertson教授课题组继续进行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
博士期间,导师鼓励她培养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也支持她尽早地融入国际科研圈。胡玥在多个太阳能电池器件领域的世界知名课题组进行过短期交流,如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的迈克尔·格兰泽尔教授课题组、牛津大学的亨利·斯奈斯教授课题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詹姆士·杜兰特教授课题组等。
博士毕业时,胡玥以爱丁堡大学化学院最优秀毕业生的成绩毕业,获得了弗雷泽·司徒塔特奖。这个奖项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成立,每年会在爱丁堡化学院评选出一名获奖者,而这是该奖项成立以来首次授予亚洲人。

博导|厉害!90后学霸已是博导,常被误认为是师姐
文章插图

她是追光者
潜心钻研新型太阳能电池
走进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胡玥的办公室,桌上放置着一个钙钛矿的化学分子模型,墙上挂着一张元素周期表。化学背景出身的她以不一样的角度进行新型太阳能电池研究。
2016年毕业后,看到中国光伏事业的飞速发展,胡玥毅然决然回国,想为国家新能源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当年,她通过博士后国际交流人才引进计划来到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加入韩宏伟教授团队。该课题组面向廉价清洁能源重大需求,长期从事印刷介观太阳能电池及光电器件研究。目前团队已经研制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相关研究两度刊发于《科学》杂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