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广州30多所学校改名 更名后的民校会有什么变化?( 二 )


哪些民校更名后转为公办的可能性最大呢?回顾今年3月,广州广雅实验学校转为公办 。其改制的原因,在教育局的通告上是这样写的:广州广雅实验学校是2002年由广东广雅中学工会创办的民办初中学校,位于荔湾区东风西路118号,租用荔湾区教育局物业进行办学 。广州广雅实验学校转办为公办初中校区,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既加大了区内优质公办初中学位供给,优化了义务教育公民办结构,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增强本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有效获得感的重要举措 。通告中,明确表明了广雅实验学校的办学主体是广东广雅中学工会,办学用地是荔湾区教育局物业,从这两方面来看,广雅实验学校转为公办就很顺理成章,其无法做到“六独立” 。
那么可以想见,未来转为公办学校的民校中,一定不乏国有民办、国有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公有民办、民办公助等等并不完全姓“民”的学校,转公只是时间问题 。
据业内人士称,目前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还在核实办学条件,审查资质资金来源的阶段,先规范了名称,并停止审批新的民校,不同意民校建新校区和扩大规模,但未提及现有民校是否审核“六独立” 。
同时,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需要政府掏出真金白银,目前政府的财力仍然有限,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少“公参民”学校都是市民口中的香饽饽,转为公办学校后,招生地段的划分,学位的分配方式都需要完善 。
此外,根据《2020学年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学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684所,占比45.48% 。其中:民办小学145所,在校生约31.67万;民办普通初中196所,在校生约11.37万人 。从上述数据可看出,要达到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民校占比15%的要求,广州仍需进一步压缩民校的比例 。
没有了公办名校加持,民校的质量如何保障?
民校更名后,预示着与公校的“脱钩” 。没有了公办名校的加持,再加上“摇号招生”,断了“掐尖”的路,民校的教学质量如何保障?南都采访人员发现,九年一贯制民校培养“子弟兵”成为了一个重要手段 。
如今年9月份,广州白云广雅实验学校小学部正式启用,意味着已经更名为云雅实验学校的原白云广雅实验学校成为了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而对于九年一贯制的民校,广州市有相关的直升政策 。从小学开始培养的学生,一直到初中,应该可以留住相当多好的生源 。
近日,番禺执信中学也发布了2022年招生答疑,里面透露了一则重要信息:广州市番禺执信中学(小学部)直升中学,要求学生近三学年(即4-6年级)连续在小学就读(以学籍信息为准) 。这也意味着,学校注重培养“子弟兵” 。
除了部分学校外,花都区和增城区也对辖区内的民办学校直升条件做出限制 。当然,这是政府为了规范民校的招生行为而做出的规定,但一民校负责人认为,这一规定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校用心培育自己的生源 。无可否认,相对整齐的生源质量是民校整体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
如花都区规定属于同一办学集团的,集团内小学毕业生可选择直升集团内初中学校 。其直升需符合以下条件:小学毕业生近四学年(即三-六年级)连续在本校就读,具体以广州市学籍信息为准 。由学校提供直升的学生名册以及放弃直升的学生名册(必须附上家长签名的放弃直升确认书),属地教育指导中心和花都区教育局进行审核,符合直升条件的方可直升 。

【广州|广州30多所学校改名 更名后的民校会有什么变化?】(责任编辑:杨卉_NQ497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