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宁波12月13日消息(采访人员陈金莲 通讯员田荣华)“双减”之下 , 初中教育质量如何提升?城乡、校际教育差距如何缩小?
日前 , 采访人员从宁波市教育局获悉 , 该市对标共同富裕先行市的新定位 , 发布《初中学校全面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 重点破解学校发展、师资力量等教育发展难题 , 实打实办好民生“关键小事” 。
到2025年 , 宁波将实现1/3相对薄弱的初中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 1/3内涵发展较好的初中建设成为现代化学校 。 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不断缩小 , 县域内初中学校资源配置优质均衡校际差异系数小于0.30 。
四年内完成新改扩建初中学校58所
《行动计划》从学校发展、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学生素养提升和招考制度改革五个方面布局 。 首要任务是实施初中提升培优行动 , 推进1/3左右的薄弱学校补短提升 , 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教研培训等方面建立补短提升的刚性指标 , 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 到2025年 , 全市所有相对薄弱初中与优质初中结成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 , 以强带弱优势互补 。
同时 , 开展试点学校培优创建 , 推动1/3左右内涵发展较好的初中学校建设成为现代化学校 。 宁波将在四年内完成新改扩建初中学校(含九年一贯制学校)58所 , 以应对常住人口适龄学生数量增长和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 。 新建初中学校规模不超过42个班级 , 严格控制班额 , 防止出现新的大校额学校 。
教职工编制“周转池”制度
面对师资力量不平衡不充分这一“难点” , 《行动计划》探索建立教职工编制“周转池”制度 。
对于教师满编 , 但确需新招教师改善结构的学校 , 调剂使用周转池编制;选优配强初中校长 , 鼓励名校长、高中学校管理骨干交流到初中任职 , 推动城区学校骨干教师交流到农村初中任校长 , 优先安排、调配优秀教师、师范毕业生到薄弱学校任教;统筹安排农村学校新入职教师在城镇优质学校学习锻炼三年 , 期满后回原农村学校任教 , 教师在教育集团内由“名校”流动到“弱校、新校”可视为支教经历 。
同时 , 探索以特级教师、名教师为基础的兼职教研员制度 , 推进教研工作重心下移 。 加大教研员讲授示范课、公开课以及到初中学校听课和参加教研活动的力度 。 50周岁以下教研员在岗工作满5年后 , 原则上要到薄弱初中从事1学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 。
学生艺体素养、身心状况等纳入监测
《行动计划》明确 , “双减”背景下 , 全市初中学校加速教学质量提升 , 深化校本特色的拓展性课程研究 , 建设一批市级高质量拓展性课程 , 实现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 , 推进“轻负高质”教改实验学校建设 。
考虑到教育评价体系是影响整个教育教学质量走向的关键 , 未来宁波要完善教育质量监测制度 , 三年为一个周期 , 将学生学业水平、课业负担、艺体素养、身心状况以及家长满意度纳入监测内容 。 继续定期对学生体质健康和音乐美术教育质量开展监测工作 。 深化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 , 探索将学习能力纳入评价体系的途径和方法 。
全市要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 , 探索实施大学区和多校划片的初中招生管理模式 , 建立分类型、可选择的初升高考试招生制度;探索招生名额分配到校与分配到班相结合的办法 , 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定向分配比例逐步提高到70%,并向农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倾斜 , 建立初中、高中一体化特长生培养机制 。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