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陆云泉:“双减”与创新人才培养( 二 )


在这样一个基本的原则框架下 , 我们特别强调沿着整个高质量作业体系的建设 , 我们从学校层面来讲 , 也确立了一个课题去研究高质量的作业 , 在这里面 , 我们希望形成一个闭环 , 整体的规划、学科单元作业 , 研制我们的作业目标 , 设计单元作业 , 调整完善整个作业体系 , 所以这个模式一天一天的量 , 那种零碎的东西 , 我们需要根据整体的学科素养的要求 , 完整的设计这样一个作业 。
同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 , 我们特别强调的是精准的教与学的把控 , 特别是我们讲不管你的技术多么先进 , 我们以往课堂教学的基本六个环节是不变的 , 就是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评和反思 , 原来我们在这里面没有很好的利用大数据 , 技术进来以后 , 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精准的数字画像 ,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 , 包括备课的过程中 , 我们已经在线预习了 , 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可以做一个跟踪 , 还可以有课堂的及时反馈 , 我们可以知道在这个班里每个学生学习的层次差异 , 包括作业当中 , 我们需要研究掌握学生作业的轨迹 。 辅导的话是要分层 , 测评同样需要一些精准化、科学的、基于大数据的判断 , 同时根据这个判断得到一个反思的结果 , 包括对于我们学生精准的教学支持 。 在这个过程中 ,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 我们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的、智能化的服务 , 从教师方面来讲 , 我们分层布置个性化作业 , 减轻减量 , 学生能够得到个性化信息、精准化信息 。
我们整体的集团里面需要打造跨校区、跨学年 , 教学评一体化平台 , 由于时间关系 , 不展开了 。
这里面包括我们通过这样一些大数据的收集 , 我们可以得到每个班级甚至于每个学生的学业数据的智能画像 , 根据这个画像 , 我们每天在调整我们教学的节奏 , 使得我们的教学更加精准 , 就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负担 。
再一个问题 , 此消彼长 , 拔尖创新 。 我们的课后服务到底要提供一些什么样的东西 , 学者也提到了 , 我们提供的服务对有的学生来讲觉得很好 , 有的学生根本不感兴趣 , 我们腾出来的时间到底要做什么 , 除了五育并举、五育融合 , 更重要的是支持个性的发展 , 包括个性发展里面的创新型发展 , 我们可以有很多新的东西融合 , 我们的系列课程 , 这学期双榆树校区的学生都是电脑派位 , 没有任何选择 , 他们自己编排了一出戏《初见纳兰》 , 有些孩子的考试成绩较差 , 找不到自信 , 但是他演的非常好 , 他通过这样一个舞台剧的演出 , 它是融合、综合性的课程 , 体现的不是作业 , 反过来我们对他的要求 , 可能比写作业的时间更长 , 但是学生喜欢 , 他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自信 , 对学校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 包括师生的音乐会 , 把学生的爱好、兴趣 , 让他们进行展示 。 包括我们对科技方面 , 比如说今年9月22日中秋的赏月活动 , 我们小学生、中学生在一起研究 , 对太空的一些研究 , 学生的兴趣培养以后 , 我们在DI创新思维大赛当中 , 我们参与的学生是自己报名的 , 也没有特别特别的培训 , 他给的也是一份作业 , 但是作业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 还有北京中小学生田径传统校比赛暨冠军赛上 , 取得了总分第一名的成绩 。
个性发展 ,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 。 我们讲到劳动教育 , 实际上未必见得我们一定要到外面去 , 我们学校里有很多岗位都是让学生去参与的 , 包括食堂劳动、医务室劳动、交通管理等 , 特别是在英才学校里 , 我们这学期开始了减负 , 其实很多年前就开始了 , 包括像我们现在高二的孩子在初中的时候就进入了英才学院项目组的学习 , 这个孩子也不是说特别聪明 , 但是他在这方面有兴趣 。 同样刘衍东的论文在第三届IE国际节论文中 , 这是一个专业的期刊录用了 , 而且他对音乐特别感兴趣 。 我们给这些学生助力 , 给他提供资源、提供一些专家的辅导 , 这些孩子很快就出来了 。 包括现在的孩子自己在做设计、制作集成电路 , 下一步我们准备做芯片 , 让学生紧跟最好的科技 , 这种活动就是一份作业 , 但这种作业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作业了 , 反过来推动了他对学习的发展 。 包括小卫星 , 现在已经进入了中非对接的项目 , 这个小卫星进入了这个HOPE计划 , 这个小卫星 , 计划12月26日要发射天上 , 我们把非洲国家学校的孩子们跟我们一起进行卫星方面课程的训练 , 实际上这个平台对学校来讲真正意义上能够仰望星空 , 脚踏实地的激发他内在的学习动力 。

推荐阅读